公司治理文化的特徵是什麼

  公司治理文化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建立期,拖得過長的建立期是種病態的公司治理文化,它就很難向下一個生命週期階段發展。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公司治理文化的特徵:會司治理文化是在會司治理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公司治理的中心是確定公司目標和戰略,通過監督經理人員的行為,合理劃分他們的權利和責任,均衡協調相關人員的利益等措施發揮作用。公司治理實踐主要包括四種行為:***1***明確各利益相關者的權利與責任;***2***制定公司長期發展戰略;***3***對公司重大事項作出決策;***4***監督經理人員行為。值得強調的是,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是兩項具有區別又有聯絡的活動。如果說,公司治理關心的是“公司向何處去”,那麼,公司管理關心的是“使公司怎樣到達那兒”,也就是說,管理是在一定的時間內通過業務經營,如研究開發、生產、營銷以及財務、人事等活動實現具體任務目標。在公司管理的長期實踐中會形成公司管理文化,既通常所說的公司文化或企業文化。因此,公司治理文化與管理文化是有區別的。

  公司治理文化的特徵:一個會司的治理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會司的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是由一系列具體的制度安排構成的,它與公司治理文化的制度層相對應。而公司治理文化的制度層是觀念層—公司宗旨、治理目標、理念等的具體體現,並由觀念層決定。由於公司治理文化的觀念層比較穩定,不容易變化,因此,特定的治理文化就決定了特定的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文化的特徵:公司治理文化的核心組織載體是董事會

  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它是公司利益相關者代表組成的議和體,董事會會議是各相關者利益發生衝突與妥協的主要場所。在董事會中,來自不同方面、具有不同利益取向和文化背景的利益相關者代表通過參與董事會事務,將各自的文化交織相融在一起,並形成了公司治理文化。

  公司治理文化的特徵:會司治理文化形成與變遷的基拙是主要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相互信任與協調一致

  與公司內部縱向行政管理系統不同,公司治理系統是一個橫向制衡系統。參與公司治理的利益相關者及其代表是平等的,並且通過一致同意或在必要時通過投票達成決議。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經理層之間是委託—代理關係,而非領導—被領導關係。因此,公司治理文化形成與變遷無法通過最高領導強行推動的方式實現,而只能在主要利益相關者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一致同意而逐步形成或變遷。

  延伸閱讀

  建立期的公司治理文化是指企業開創時期孕育形成的公司治理文化。創新精神在建立期中是最為重要的角色。企業在初創階段最突出的特點是關心組織成員,強調創新,重視個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人力資源受到重視,培訓、自我管理、授權相當普遍;專業管理、職務與個人技能相匹配在這種價值體系中得到充分體現。在該階段,組織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可以通過組織的開放性、員工的參與和討論而得以維持。在初創階段,由於參與公司治理的成員之間尚處於磨合期,同時由於個體文化的差異性,企業尚未確立其主流的公司治理文化,公司治理文化的特徵是多文化的衝突與交流,決定了在該階段必然要採取基於人際關係的管理模式。很顯然,由於一元的核心價值觀尚未形成,並且參與公司治理的成員各具特色,可以給組織帶來多種選擇上的優勢,此時的公司治理文化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但這種公司治理文化無法產生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強大的文化力。

  一種公司治理文化的起源,往往同股東、董事及高階管理人員的創業意識、經營思想、工作作風、管理風格、意志、膽量、魄力、品格等相聯絡,同時也與公司治理文化賴以存在的時代文化環境以及企業創業初期結果的印證等等都有直接的關係。在建立期,公司治理文化主旨、文化內容、文化基本結構與文化形式、文化體系呈不均衡、不等比發展,即創新有餘、甘冒風險有餘,而文化積累不足,權衡利弊、計算得失不足;注重未來,易於共同對外,精誠團結,而不是把目光盯在內部的權利、利益分割上。公司治理文化建設是一個嶄新的任務,由構想到創建出公司治理文化需要一段較長的摸索時間。企業所生產的精神財富,必須具有本企業的特色,主要供本企業內部“分配”和“消費”,並被企業參與公司治理的成員正確理解以後加以品質化、物質化、習俗化和社會化,才能形成、建立真正的公司治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