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的作文

  冬至的晚上是我們的湯圓之夜,每家每戶都要吃湯圓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冬至”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在這一天, 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根據以前的傳統,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朵花瓣,花瓣塗盡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來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稱為“九九消寒圖”; 也有的是橫十畫、豎十畫,製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塗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 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聯“,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絕妙佳聯!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湯圓,根據民間的說法,我又長了一歲.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張“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時候就會是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現在眼前了。

  篇2

  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個傳統的節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湯圓,我們小孩子最喜歡。

  晚飯後,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熱鬧,有許多人正在等我們,哥哥、姐姐、等許多人都在。開始搓湯圓了,我們圍成一桌,爺爺和奶奶在搓一條一條糯米粉,爸爸和媽媽將爺爺奶奶搓好的糯米條切成一段一段,我和哥哥負責搓湯圓,老少一家齊動手,不一會就搓好了,爸爸將我們搓好的湯圓拿去煮,望著鍋裡一顆又一顆地浮出水面,湯圓煮熟了。爸爸盛著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湯圓,吃完之後,我大聲地說:“太好吃了。”我吃著自已親手搓的湯圓,覺得又香又可口。

  我從這次搓湯圓中,覺得做每一件事都認真、仔細,如果是集體的事情我們就要齊心協力,團結合作,認真對待,才有美滿的結果。

  篇3

  我會包餃子,而且包得很好,可是卻沒包過湯圓,但我相信包湯圓肯定和包餃子一樣簡單透頂。

  冬至那天,媽媽說:“街上賣的湯圓都不好吃,不如我們自己包 ,而且更有過節的氣氛。”我一聽,興奮勁兒就來了。因此,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把雙手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就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兩手心,輕輕地揉啊揉,不一會兒一顆像鵪鶉蛋大小的潔白無瑕的粉團就揉好了。接著,我用左手四個手指托住粉團,再把拇指插進粉團,使粉團在手指間不停地旋轉。不久粉團就變成了一個像小酒杯似的小窩窩,然後將麻沙餡兒放進窩裡,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邊輕輕地將窩邊往裡夾,一邊用左手指慢慢地轉動粉團,直到把窩口封死,這樣湯圓就做好了。

  這時,鍋裡的水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入鍋裡,等湯圓都浮起來了,媽媽說:“快來吃吧,湯圓熟了。”我第一個衝上去撈了一碗,急急忙忙將一顆湯圓往嘴裡送.......哎呀!不好,湯圓的味道還沒嚐出來,卻把舌頭給燙著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淚都冒出來了。可爸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這就叫心急吃不得熱湯圓。”哎,真倒黴,直到現在我的舌頭還有點疼呢!

  篇4

  今天是冬至,冬至的晚上是我們的湯圓之夜,每家每戶都要吃湯圓,一想到晚上的湯圓,我覺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提著籃子,到超市去買湯圓的粉,準備晚上做湯圓吃。

  到了晚上,爸爸拿起媽媽早上買的湯圓粉開始做湯圓了。爸爸先把儒米粉放在少量的水裡浸泡一會兒,還用手和一和,讓儒米團更軟一些。弄好後,爸爸將儒米團放到一個容器裡。開始搓湯圓,我拿一些儒米團,搓成一個小湯圓。我又照樣做了幾個。做完以後,水正好開了,爸爸把湯圓放到鍋裡。接下來就是等了。

  過了5分鐘多,湯圓的皮變軟了,我想:真想嘗一嘗自己的手藝,一定好吃。於是爸爸給我撈了一碗給我嘗。我也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好吃,太好吃了。”爸爸邊吃邊說。“啊,真是舌甜滑潤,肥而不膩,儒米不沾。”媽媽也邊吃邊說。於是我快快的吃想再吃一碗。

  過一會兒,湯圓全吃完了。但是媽媽還要吃。沒辦法,“將軍”之命不的不聽,我們只好拿剩下的儒米粉再做。

  這個冬至之夜我們吃湯圓吃的很開心,湯圓好好吃,真希望以後還可以經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