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籃球上籃技巧介紹

  籃球比賽中主要是通過上籃投球來贏得分數,那麼籃球技巧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打籃球上籃技巧介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練好三步上籃,調整好步伐是關鍵

  三步,顧名思義,就是在三步之內完成投籃進球。因此,要調整好邁出的步伐大小,不能走著去上籃,而應在跑動中完成。對初學者慢跑最好,先練習慢動作。當準備三步上籃時,心中默唸一步、二步,到三步時已經起跳了。

  步幅大小應和平常跑步大小一樣,這樣比較自然。當離著籃筐較遠而開始三步上籃時,要把步幅邁大一些,否則第三步起跳會發現離籃筐很遠,不容易將球投進。反之離籃筐很近了,要調小步伐,否則第三步跳起很可能跑到籃板後面。

  2、找準時機上籃也很重要

  練習三步上籃還是很簡單的,但畢竟籃球是競技比賽,每隊都有5人蔘加。場上競爭非常激烈的,想要進行三步上籃,必須要找準時機。

  當對方防守鬆懈時,要看準空當,快速啟動,閃電般殺到籃下進球得分。如果對方防守很嚴,不要硬闖,因為跑籃時容易撞上對方,裁判很可能判你帶球撞人,當然,也有對方阻擋犯規這一可能。

  總而言之,儘量看準機會再上籃,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提高成功率。平常多練練變相帶球過人、突破等技巧,非常有助於實現三步上籃。

  3、三步上籃時應注意擺正姿勢

  上籃之前,要把身體重心壓低,運球不要超過腰部,身體要穩當,上身擺正。跑動中身體儘量前傾一些,手心向下拍打籃球,不要翻腕。

  在第三步身體跳躍時,手腕輕鬆地把球丟擲,儘量柔和,讓球有迴旋的餘地,這樣投籃的命中率才高。

  4、看準籃筐

  三步上籃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投籃進球了。此時,要眼疾手快,看準籃筐的位置,重點是籃筐上方的小正方形區域。

  這塊正方形區域是籃球比較理想的著落點,把球投到方框裡面,進球機率非常大。特別是這方形區域的右上角和左上角附近,基本上籃球砸準了,反彈入筐機率百分百***前提應用力均勻***。

  5、掌握好投籃力度

  很多初學者在進行最後一步投籃時往往功敗垂成,或者用盡過猛,球砸板飛走,或者力量不足,投球后剛蹭到籃網甚至三不沾。

  三步上籃的基礎是練好投籃基本功,尤其是籃下投籃。投球時手勁要使用均勻,輕柔一些最好,手腕要靈活。第三步跳起投籃時,只要輕輕一撥,球就可自然打板入筐或空心入網。

  當有人防守時,不要害怕和著急,要穩定心態,手不要發抖,輕鬆投球進筐。

  如何選購籃球

  一、籃球的結構

  籃球的結構包含內膽、纏絲、中膽、表皮、球嘴。

  1、纏絲

  品牌籃球只採用柔韌度非常好的籃球專用尼龍絲,運用精密的專用籃球纏紗機器均勻地纏繞,長度可達2公里,使籃球的彈跳更有質感,投籃時球體飛行和旋轉更穩定、更準確,並且使籃球更堅固,不變形。

  2、表皮

  高品質的籃球均採用專業廠家專供的皮。

  3、內膽

  大品牌都是採用進口橡膠,這與高檔汽車輪胎內膽的材質相同,通過嚴格的專利工藝加工而成,彈跳柔和穩定,是高品質籃球細膩手感的內在來源,而好的手感當然會帶來好的自信心。

  4、質地

  辨別籃球好壞的標準最重要的,當屬籃球的材質辨別了。因為籃球的材質,決定了我們打球的手感,也有一部分影響了籃球的“彈跳力”。

  好籃球的表面摸上去會有點彈性,類似膠皮的皮質會有點粘手的感覺,以保證抓球時不會打滑。初學者購買時可能會對粘手、彈性這些感知度不是很清晰,所以建議讓經驗多一點兒的朋友幫忙試試手感,具體的要求可以以能否輕易抓住籃球來作為衡量標準。

  5、能效

  測試籃球的能效,最簡單的方法即給籃球打滿氣後,把籃球舉到1.8米***從籃球底面開始測量喲***,然後利用拋球檢測的方法,將球拋落,如果球在第一次下落後,反彈高度達到1.2米左右,就證明此籃球的彈性、能效不錯。籃球的能效也是主要的判別籃球好壞的標準之一。

  6、硬度

  有些朋友們在玩籃球的時候,偶爾會挫傷手指。購買籃球時,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運球方式,試試籃球的硬度,如果運球過程中,覺得籃球咯手,手指有覺得疼,那麼就說明這個籃球有點過硬了。

  7、品牌

  深受歡迎的籃球品牌有很多種,比如NIKE、火車頭、斯伯丁等。其中比較專業的當屬斯伯丁品牌的籃球。

  二、籃球選購技巧

  一看

  表面沒有瑕疵,有的時候超市買的名牌球才四、五十塊錢一個,往往表面有瑕疵,雖然不影響使用,但自用最好,送人不宜。

  二聞

  好的材料有一種香香的皮革味,不好的是橡膠味。

  三按

  好的球,氣打的不足也按不下去,反之壞球氣打飽了,一按一個坑。

  四掂

  太輕太重的球都不好,不過一般人掂不出來,必須經常打球的人才知道。

  五彈

  從頭頂讓球自由落體,看彈跳是否筆直,有無斜跳,在平地上,應該落下數次後停在原地而不是***。高度是否在腰上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