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然攝影中的用光

  “攝影”一詞源於希臘語,本意是“用光線來繪畫”。一幅照片能否成功,除了技術的因素外,沒有什麼比巧妙地運用光線更重要了。所以身為攝影者,你不但要知道相機是如何“觀看”周圍的景物的,還要了解它是如何處理光線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攝影通常會有兩種用光方式:一種是等待合適的光線。美國當代風光攝影大師邁克爾•法特利可謂是一位等待大師,為了拍攝出一幅有出色光線的照片,他常常會在一個地方等待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另一種是在現有的光線條件下,想出應對的方法。我們經常會聽到攝影者談論“好”或“壞”的光線,這其實只是光線是否能與主題相吻合的問題。第二種選擇比較適合那些缺乏耐心的人和那些沒有太多時間來攝影的人。

  太陽在石頭上投下濃重的陰影。雖然我們的眼睛並不能如此強烈地感知到這些陰影,但是由於相機感測器能夠接受的對比度範圍較小,所以這些陰影就會表現出很大反差,使照片中的元素表現得非常混亂。

  光線的顏色

  自然光的顏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戲劇性的變化:清晨和傍晚的陽光是深沉而溫暖的紅色調,而正午的陽光則是刺眼的金黃色—沒有什麼東西能像光線一樣持久地改變自然景物的外觀。光線會被反射,而每到這個時候,環境也會染上與光線相應的色彩。所以,根據光線的特殊屬性而規劃我們的攝影之旅是非常有意義的。

  日出前,這樣的場景讓人感覺很清涼。

  強烈的陽光使景物的顏色發生了轉變。

  晨光、暮光

  想要拍攝出優秀的自然攝影照片,你必須犧牲一些睡眠時間。夏季的夜晚相對較短,所以在夕陽西下到清晨破曉之間通常只有短短几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從你的宿營地到拍攝目的地還有較長的一段路程,那麼你的睡眠時間還會相應減少,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你都需要在天亮之前就向目的地進發。

  在日出前的1個小時抵達目的地進行拍攝是完全值得的,因為光線正是從那時開始了激烈的色彩遊戲。拍攝當天的天氣狀況良好,光線在地平線上形成了藍色與紅紫色的色帶。有時候,在日出前雲彩的色彩非常強烈—在夕陽西下的黃昏也同樣如此。所以,為了捕捉到晨光和暮光的魔力,等待一段時間是非常值得的。

  光線是一幅照片最重要的元素。上方的照片拍攝於下午,下方的照片則拍攝於太陽落山後的1個小時,兩幅照片的差異再明顯不過了。拍攝時有意識地處理光線能夠幫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