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黑板報圖片文字素材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可是你知道有關孝道的黑板報該怎麼做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孝道黑板報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孝道黑板報圖片鑑賞

  
孝道黑板報圖片1

 
 孝道黑板報圖片2

 
 孝道黑板報圖片3

  孝道黑板報相關資料1:孝的名言

  1***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2***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3***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4***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5***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6***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裡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7***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8***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9***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1***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2***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3*** 長幼有序。——孟子

  1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5***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孝道黑板報相關資料2:孝的故事

  1、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2、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3、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4、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5、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讚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孝道的黑板報的資料整合,希望你會喜歡!

  看了這篇文章的還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