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務畢業總結

  高職法律事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符合中國社會對於統一的、規範的、多層次的法律服務的需求。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

  通過實習,我鞏固並檢驗了研究生期間學習的專業知識,並就目前**科技有限公司法律工作開展情況,總結了其中的主要問題:

  ***一***、法律工作參與**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度和廣度都不夠。作為法治國家的一個現代化企業,法律工作的中藥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心工作中,可以說隨時隨地都要與法律打交道,特別是在智慧財產權和技術服務方面體現得非常明顯。但是按照**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法律工作開展的情況來看,法律工作僅僅侷限於合同管理、糾紛處理等少數事務性工作;從深度來看,也僅僅是做一些簡單的程式性工作,很難從實質上起到維護**科技有限公司權益的目的。

  ***二***、法律工作人員的數量和質量有待改善。隨著規模的擴大,人員的增加,公司開始關注法律工作,但由於時間和精力的有限,在很到程度上影響了法律工作的深入開展。另外,由於實際工作經驗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開展。

  針對以上的問題,結合自己所學知識及實踐經驗,我大膽地就**科技有限公司法律工作開展提幾點思路和建議:

  ***一***、強化法治意識,加大-法律工作的力度。**科技有限公司領導很支援法律事務工作,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加大-法律工作的力度,通過深入開展普法活動,使全體員工逐漸培養起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意思。法律事務工作者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科技有限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配合各部門,在產品研發和上線、合同簽訂和履行等工作中嚴格把好法律關,完善工作的各個環節和流程,使法律工作能從實質上維護**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法權益。

  ***二***、通過各種手段提高法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通過自學、參加培訓等手段,提高法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實際應用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科技有限公司的利益。

  實習期間,在公司執行、管理及其他方面我也受益匪淺。一個月下來,我基本掌握了公司法律制度完善、合同管理、糾紛處理等工作具體操作細節,實踐中鞏固了一些法律文書如勞動合同、保密協議,銷售合同等的起草,進一步鞏固了具體法律知識,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養。

  這次實習是我學習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其收穫和意義可見一斑。通過一個月的實習,我的法務工作專業水準得到了穩步的提升。通過觀察、參加、提問,再到參與、發表意見、做記錄,我的每一步都積累下了“經驗”二字。在提高諮詢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內涵,別人向我提出的問題,我未必都知道答案,但是那些被經常提到的熱點問題我會牢牢記在心裡。我相信,這次充實而愉快的實習,將為我未來的法律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篇2

  作為企業的法律顧問助理我主要是協助法律顧問處理以下一些企業法律顧問的日常工作:

  一、日常法律諮詢,分析企業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法律疑問,對問題本身性質做出區分,在法律專業領域內予以解答。日常法律諮詢在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時,具有及時性和預防性,有利於防微杜漸,避免因發生嚴重的問題而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從而喪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尤其針對企業的銷售部門,我們可以提供前瞻性的法律諮詢,使其更好的管理其銷售協議,建立有效的內部工作框架,儘量減少應收款項難以回收的問題。因此諮詢功能的良好運用,有利於企業將問題在萌芽狀態或者為解決糾紛做好準備工作。

  二、建立整套合同體系,首先,瞭解企業制定合同的目的以及具體要求,與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結合企業的運營需要,瞭解企業經營行為的目的,分析預測潛在風險,協同企業設計業務運營流,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上各方的權利義務進明確,為企業建立一整套合同體系進行規範,以使企業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根據已經確定的合同制定方案,依據該合同涉及的法律法規,制定合同文字的具體條款,確保內容的合法性及可操作性,體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三、專項法律意見,專項法律意見是專職律師針對具體的法律問題參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全面分析、判斷,出具的關於該問題的法律風險,法律後果及應對措施的書面法律檔案。根據企業諮詢法律事務的具體情況,以及該項事務的複雜性和重要性,經本所律師共同討論後,出具有可行性的書面法律建議;根據本所在主動回訪過程中發現的,將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風險的操作行為,及時指出並視情況嚴重性出具針對性的書面法律意見,幫助企業杜絕潛在風險。

  四、處理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糾紛

  通過對產生糾紛的整個過程進行了解及分析,確定對方的行為屬於惡意還是善意,向企業提交正確有效的應對方案。如果對方的行為屬於善意,只是針對具體的交易活動中某些環節而產生異議的話,則在維護企業利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利用企業律師的身份爭取以非訴訟的方式合法、合理、高效的解決糾紛;如果對方的行為屬於惡意欺騙的性質,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有效的防範措施,並且根據事態的發展做好訴訟的準備和證據的蒐集,便於將來通過訴訟方式幫助企業爭取最大的利益。

  五、參與商業談判,直接參與,能參與談判的全過程,對於不利於企業的條款或因素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防止帶來不必要的巨大損失;間接參與,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幕後支援,避免因直接參與洽談而給對方帶來心理上的防範,導致不利於該合作專案的因素產生。參與商業談判的作用,促使商業談判的成功,保證重大專案的合同條款合法有效,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時,在該合同的實際履行過程中,律師作為全過程的參與者可以起到監督和保障執行的作用。

  六、提供法律培訓,針對企業不同的職能部門,結合企業的經營特點及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和範圍,提供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全體部門員工的法律意識,瞭解自身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和存在的風險,規範日常的經營行為。避免企業的員工因為不熟悉相關法律而喪失警惕性,從而導致工作上的失誤,為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或重大經濟損失。

  七、資信調查,在企業與另一方簽訂合同前,通過調查對方的資產情況、企業運營情況以及以往的交易信用,向企業提交對方的信用評定,評估對方從事商業活動的能力,分析具體業務的風險性。

  八、勞動爭議解決,律師代表企業參與處理與員工間的勞資糾紛、福利待遇糾紛、工傷賠償糾紛、解除勞動關係糾紛等的勞動仲裁和訴訟程式;由律師來溝通勞資雙方達成共識,採用非訴訟方式、非仲裁方式快速解決勞動爭議,消除對企業的不利影響,維護企業的根本利益。

  九、合同及應收帳款管理,對合同的訂立、履行狀況形成文字記錄並歸檔管理,督促財務部門對應收帳款進行及時清理,確保各項經濟合同能如約履行,避免因時效喪失等原因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十、協助建立企業管理制度,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合理的設定企業的所有權,規劃股權結構;結合企業業務特點,設計企業結構,建立智慧財產權、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等制度,使企業的結構具有競爭上的組織優勢。

  十一、協助處理與相關行政機關的各種事宜,利用律師的專業知識和權利,以維護企業利益為目標,協助其與工商、稅務、公安等行政機關交涉,處理解決各種事宜。

  十二、律師見證,指律師根據委託人的委託,對一定範圍內的民事法律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做出證明,如:企業內部的股權轉讓、外貿合同的訂立、董事會的重大決議等。

  十三、代理參與訴訟、仲裁活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過渡的作用,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有很大幫助。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律師們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

  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實習只要有收穫了,實習就是成功的。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群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和依法治國服務的。畢業後我將為建設我國的法治社會盡一份力。

  篇3

  高校裡的學生事務管理者, 是學生管理規定的制定者與實施者,是與學生們直接接觸、面對面解決問題的人,也是對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力的人。 如果學生事務管理者有較強的法律素養,日常事務中能夠用法治的精神來處理問題,勢必會對學生們今後處理問題、解決糾紛的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

  1、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法治化的內涵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法治化,是指高校學生管理機構以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基礎,建立健全高校學生管理規章制度體系,用以調整學生事務管理法律關係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用民主法治的觀念構建合理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權利結構形式和制約機制,調解學校與學生之間的各種矛盾,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實現規範化、合法化、民主化,使高校的指導、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合法有序進行。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者在處理學生事務中,通常的工作依據是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以及自身的經驗判斷。 實際操作中,由於人為的影響因素較大,會導致同一件事情,因不同的人處理,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往往還會出現侵犯學生權利的事件。 因而在學生事務處理方面,急需一種統一、規範的標準,這就是法治化的管理模式。

  高校學生事務工作法治化,從國家層面上說是依法治國和培養法治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趨勢;從學校層面上說是高校自身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創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的迫切要求;從公民個人層面上說,是提升師生的法治素養和法治思維的重要途徑。 法治化的管理學生日常事務能夠有效的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2、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者構建法律素養的重要性

  自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一案後,專家學者們將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梳理,多數人認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係,既有行政法律關係,又有民事法律關係。學生事務管理者自身的法律素養,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工作能否法治化管理。樹立法治觀念是構建學生管理法治化體系的前提與基礎。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者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是依法辦事的重要前提,可以使管理者明確行使權力的職能、範圍和運作程式,防止權力的濫用、逾越和無序執行,尊重和保護學生的權利,避免對學生的侵權。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者法律素養的構建,可以有效的規範自身的工作模式,避免經驗式、權力式、隨意性的處理學生日常事務。 學生事務管理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現代法律精神的體現,也是建立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 具體說來就是要實現管理意識向服務意識的轉變,樹立“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將學生的權利追求、保障與實現放在首要位置。在設定大學生義務時,必須考慮與該義務相對應的權利是否得到保障,用權利至上的理念對一些傳統行為方式進行重新審視。

  3、學生事務管理者如何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

  首先,管理者要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 只有充分學習並掌握了與學生事務管理方面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等, 才能在日常事務的處理中做到遊刃有餘。 一方面,從巨集觀層面把握高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係,提升學生事務管理者開展工作的視野高度。 另一方面,這些法律、條文與學生管理工作密切相關,是學生事務管理者在工作中經常需要用到的,充分理解掌握這些法律知識對於管理者開展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增強學生事務管理中的民主意識和法治意識。 傳統的中國教育一直強調尊師重教, 在校園裡學生的基本權利屢屢受到侵犯,學生即便去申訴往往也不了了之,權大於法的思想在不少管理者的腦海裡根深蒂固。 當法治教育普及後,大學生的權利意識逐漸被喚醒,民主和法治的意識也逐步提升,重學生責任、輕學生權利的做法逐漸被依法治校取代。 在日常管理中,既要強調學生的責任,更要突出學生享有的權利,特別是與學生利益相關的重大決策,都要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將管理中的民主與法治落在實處。

  再次,增強學生事務管理中的證據意識。 日常工作中管理者經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事和人。 在處理這些問題學生時,管理者一定要培養證據意識,以便後期發生糾紛時有據可查。 與問題學生談話時,至少有 2 名教師在場,做好談話記錄,條件允許的話做好錄音;學生在校期間如有處分、學業警告等重大事情時,不僅電話告知家長,還要以書面通知的形式郵寄給家長;處理突發事件時,事情進展的每個步驟都記錄下來,方便後期的分析、總結。 學生事務管理者要勤動筆、勤思考,做好每日工作的臺賬記錄。 管理者證據意識的培養,既是對平時工作的梳理、總結,也是對日後出現糾紛的一種防範。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法律素養已經成為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者知識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培養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者法律素養的目標在於管理者能夠在工作中具備法律意識, 自覺運用法律知識,促使管理者自身和大學生的行為都符合法律的有關規定,在提升學生法律素養的同時化解高校與學生的矛盾,進而有效的推進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