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建設創業成功故事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隨著創業環境的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於網路創業熱潮中。那麼下面就讓小編分享的內容,希望能夠引起共鳴。

  一

  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援下迅速掀起了網際網路+創業熱潮。在邯鄲市大學生創業園,三個懷揣夢想的大學生組成了“青春合夥人”,他們一邊學習考察,一邊走上創業之路,創辦了邯鄲地區首個O2O網上洗衣平臺——貓先生洗衣。

  足不出戶,手機微信下單,1個小時內工作人員上門取衣物。3個工作日內清洗乾淨的衣服,又被完好地送回家裡。在這個火熱的夏天,他們勇敢地走出創業夢想的第一步。在邯鄲大學生創業園一間不足20平米的辦公室裡見到了這三個朝氣蓬勃的“青春合夥人”,電子商務專業的姚棟、會計專業的吉茂元和警校畢業的王盼。“我們三個是標準的黃金組合,我是電子商務專業負責運營,茂元學的會計專業負責管錢,走南闖北的盼哥負責對外社交”姚棟笑著說道。

  辭去高薪工作

  青春合夥人選擇O2O模式創業

  為了突破自己性格上的侷限,本科畢業的姚棟在邯鄲市一家高階汽車4S店做起了銷售的工作,在接觸很多創業致富的客戶時,也激起了自己創業的衝動。

  吉茂元,畢業後一個人去廈門南漂,兩年的時間裡積攢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認清了自我,希望通過創業來實現人生價值。

  近幾年網際網路創業熱潮中,O2O的服務模式一直備受關注。“以前上班忙的時候經常顧不上洗衣服,一般都拿到洗衣店去洗,最大的不便就是洗衣店不能上門收送衣服,還得在規定營業時間內自己取回衣服,很麻煩。後來想到現在網上購物、網上訂餐很是流行,為什麼不能做一個網上洗衣呢?”姚棟想到了把O2O模式搬到洗衣行業。

  好的想法沒有靠譜的合夥人也不行,4S店兩個同事成了他的最佳人選。王盼,社會經驗豐富,走南闖北,能說慣道,上的了檯面,談的了業務;吉茂元,為人熱情,創意無限的90後小夥,於是姚棟鼓動他們一起辭職去高薪工作合夥創業。

  創業伊始屢吃閉門羹

  大學生創業園助夢創業

  為了保證洗護的品質,他們想和市內一些專業的洗衣實體店談合作,王盼他們跑近十幾家知名的洗衣連鎖店,沒有一家願意和他們合作。“我們找到洗衣店的老闆說要跟他們合作,但是多數人都不理解網上洗衣新模式,也不願意跟我們合作,有些人甚至把我們當小孩對待,根本不信任我們。”王盼說道。

  今年6月份,邯鄲市政府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專門在開發區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園,高校畢業生申請入駐後可享受2年免繳場地租金、水電費,一次性創業補貼和社保補貼等政策,這個訊息對於姚棟他們來說可以算是雪中送炭。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貓先生洗衣終於獲批入駐大學生創業園,而他們有了一件屬於自己的辦公室,也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有了辦公實體和網上洗衣平臺,姚棟和吉茂元在網上搜索學習北京、上海等地的專業的O2O洗衣模式,同時去洗衣實體店學習專業的洗護知識。“洗衣確實是個技術活兒,除漬的藥劑都一百多瓶,光洗衣工序就有8道,而且還有消毒櫃、烘乾機、熨燙臺、去漬臺等等各種專業的裝置”吉茂元說道。

  完善網上洗衣品質

  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遠

  上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貓先生洗衣微信公眾號已經有了近200多個關注使用者了,並且已經陸陸續續的開始有客戶下單洗衣,不少知名的洗衣連鎖店選擇和他們合作。而姚棟他們也在張羅著註冊公司,定做專用的包裝袋和統一制服。“因為目前資金上比較緊張,沒有多餘的資金來僱收衣服的快遞員,需要我們3個人親自上門取送客戶的衣物。等業務慢慢的多起來了,肯定要僱快遞員、買送貨電動車”吉茂元說道。

  O2O模式的核心在於服務,而姚棟他們在完善洗衣服務品質,用細心周到的服務來贏得客戶的信任和青睞。說起未來的路,姚棟興奮的說:“當然是希望把貓先生洗衣做成一個品牌,打造成邯鄲一站式洗衣便捷平臺。等我們慢慢強大起來了,還要建立我們自己的洗衣工廠!”

  二

  “當很多畢業生還穿梭於各大招聘會,為尋找工作煩惱時,有的人已經在校園裡利用網路創業了”。河南省許昌學院的大二女生郭玉靜利用微信賣水果,同學們想吃水果了,只要動動手指,發發微信,已經削皮洗淨的水果,便會馬上出現在你眼前,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淨賺40萬。

  大學生微信賣水果 半月粉絲突破5000

  在許昌學院創業園的5號區內,一條“校園哎吆嗨,幸福鮮果坊”的橫幅,吸引著來往人們的目光。一旁的辦公區中,整齊擺放著電子秤、保鮮膜、水果刀、案板和成箱的水果。案板前,一個23歲出頭的女孩正忙碌著切西瓜,按照微信訂單配送水果。她就是該微信平臺的創始人郭玉靜。

  郭玉靜是許昌學院人力資源與管理專業大二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她就積極尋找創業專案,曾進行了多次創業嘗試,寒假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好友谷玉飛,她發現了微信平臺這個新鮮事物。她上網諮詢發現已經有很多大學生都在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創業,這讓她動了心。

  於是,她和谷玉飛準備利用微信這個全新的平臺“賣水果”。有了想法,他們並沒有匆忙“上馬”,而是做足了前期準備工作。首先他們創辦了一個名為“校園哎吆嗨”的微信平臺,其中娛樂板塊涉及聽音樂、看笑話、查天氣、小遊戲、看視訊等20多項功能,吸引了大量學生的關注。半個月前,他們推出了“幸福鮮果坊”,給同學上門賣水果,上線僅半個月,粉絲就已突破5000個。

  與此同時,他們還到微信購物平臺已經比較成熟的團隊裡去“取經”。郭玉靜說:“從微信平臺的建立、取經學習、宣傳,光前期準備,我們已經投下2萬多,這些錢都是以前創業嘗試中積攢下來的。”兩個月後,“校園哎吆嗨”的粉絲直線上漲,擁有7000多本校學生粉和約2000名外地粉。

  洗淨、削皮都能滿足 日淨利潤1000元

  “只要掃描二維碼,或者搜尋‘校園哎吆嗨’,就可以找到我們的平臺,可以挑選到任一喜歡的水果,然後根據提示下單就可以。”郭玉靜說,起送價格為6元,他們在送貨時間內,最多十幾分鍾就能送到,洗淨、削皮的需求都可以滿足。

  “為了保證水果的新鮮,每次進貨量都比較小。所以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去水果批發市場跑一次,雖然很累,但這樣能保證水果的新鮮。”郭玉靜介紹,“幸福鮮果坊”麻雀雖小,但分工精細,設立有財務部、技術部、市場部、宣傳部四大部門,共有12個人分別負責平臺收集生意資訊、採購、清洗裝盤,而且還聘請有15人負責送貨,幾乎每一棟宿舍樓都會有一個負責人。

  為了保證水果及時送達目標寢室,郭玉靜的送貨團隊已經配備了電動車,騎行在校園裡,再遠的距離,十分鐘左右也能送到。“水果事業”的風生水起,吸引了大量學生的加入。現在專門送貨的員工已經有10個人,工資為一個小時8元錢或一個月1000元以上。

  “現在我們的人員比較充足了,從最初的2個人,到現在有28個人。每天分中午、下午、晚上三個時間段送貨。生意也慢慢有了起色,好的時候,一天能接到200多單。現在一天能賣2000元左右。一群28人的創業團隊,每天為學生們送上清涼瓜果。生意最好時一天淨利潤1000元,開張兩個月來,他們已經獲得40萬的純利潤。

  成立公司做品牌 把水果微信推廣全省高校

  “微信賣水果成功以後,有不少企業打電話詢問技術方面的問題,當時我們就想,能不能成立一個公司,用我們的技術幫這些沒起步開設微信平臺的企業做銷售?”谷玉飛說,就這樣,當時已經發展到28人的“校園哎吆嗨”團隊開始組建自己的公司,為進一步發展搭橋鋪路。6月11日,許昌校園哎吆嗨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由於分工明確,公司很快步入正軌,業務也由校內發展到校外。

  對於一群90後大學生來說,走出校門,當面對的客戶不再只是學生群體後,各個方面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今年8月份和9月份的時候就遇到不少困難,我們的業務員兩個月拜訪了20多家企業,沒有一家談成,這對我們打擊很大。”谷玉飛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剛成立、團隊成員都是學生,客戶還不太信任他們。“創業的路上,遇挫是正常的,只要你對自己所幹的各方面真正掌握和學會了一些東西,不怕吃苦、不怕碰壁,成功就不遠了。”正是在這樣的管理理念下,校外業務總算是迎來了“春天”。

  10月份,襄縣一家網路公司聯絡他們,希望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來改變他們的傳統營銷模式。合作成功之後,該網路公司又介紹了一些新的客戶。就這樣一家介紹一家,一個月下來客戶就有8家。

  如今,隨著公司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校園哎吆嗨”微信平臺運營不到8個月,關注人數已經超過了1.2萬,與公司合作的企業已達到14家。目前,郭玉靜和她的團隊20多個人又有了更長遠的目標,就是成立高校聯盟,把技術在線上線下做得更加成熟,讓“校園哎吆嗨”走進更多的高校,建立起全國高校的微信聯盟。

  小生意,大利潤。創業團隊成員之一劉偉偉說,他們的目標是把“校園哎吆嗨”微信做成品牌,在河南省各大高校推廣加盟,讓大學生們得到能力提升。

  “校園哎呦嗨能取得階段性成功,和我們擁有微信核心技術,有明確的盈利模式有關,當然也離不開團隊成員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偉偉說,網上有很多網友留言問大學生到底該如何利用網路創業,他認為,首先,要走出從創意邁向實踐的第一步;其次,能把這件事堅持做下去。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