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我樂在其中作文

  做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三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幫家裡做些簡單的家務了,比如倒垃圾,把垃圾倒到垃圾桶內,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也可以鍛鍊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今天,我看見洗碗池裡有一大堆碗要洗,心裡想:媽媽要洗這麼多碗,洗得完嗎?於是,我跟媽媽說:“今天的碗我來洗。”媽媽點了點頭。

  剛吃完飯,我就“武裝”了起來:先圍上圍裙,再戴上袖套。這樣一“武裝”還真有意思。

  我開始收拾碗筷,把剩菜和剩飯都倒到一個碗裡去,還用抹布把掉在桌子上的飯粒都刷到那個碗裡,然後把那個碗裡的剩菜剩飯倒到樓梯拐彎處的泔水桶裡去,再把所有空盤子和碗都拿到洗手池旁。洗碗之前,先在洗碗的抹布上滴幾點洗潔精,然後用力搓兩下,等搓出泡沫以後,就開始洗碗,先把要洗的碗。、勺子、筷子和盤子都用水浸一下,再用洗碗的抹布把碗、勺子和盤子都裡裡外外地擦一遍。不過,洗筷子的時候,布要把“筷頭”包起來,然後放在手上左右滾動。所有的碗筷都洗好了以後,再用清水沖洗一遍,晾到碗籃裡,看似簡單的家務就完成了。

  洗好了以後,我邊解圍裙邊叫道:“媽媽,我把碗洗完了!”媽媽笑了,還誇我是個好孩子。我能幫媽媽減輕家務負擔,願媽媽明天能更有精神。

  篇二:

  我問媽媽可以幫她做什麼事,可她說:“你還小,長大後再幫我做事吧!”“不嘛不嘛,我要做!”經過我的一翻懇求媽媽終於答應了。她讓我幫她洗陽臺。

  我先放很大一桶水,媽媽幫我把水提到了陽臺,在把一桶水全部倒在了地上說:“你先把毛巾打溼,再用溼毛巾擦陽臺,擦完一遍後,再用清水清理一次,然後把毛巾洗一下,再擰乾,把陽臺上的水擦乾就行了。”說完媽媽就去做她的事了。我按照媽媽的話把毛巾打溼後開始擦地,我先捲起褲角,跪在毛巾上從陽臺左邊滑到右邊再從右邊滑到左邊,心裡想著:“真好玩兒,真好玩兒!”媽媽看見了說:“孩子,別光顧著玩趕快擦。”我說:“我本來就在來回的擦嘛!”

  媽媽笑著走了,我又繼續擦,幾分鐘後擦完了。我站起身來,可是陽臺上殘留的水讓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雖然覺得腿上很疼,但看著擦乾淨的陽臺心裡還是很高興。摸摸膝蓋,“沒事,接著幹。”然後按照媽媽說的再用清水清理一次,完後我把毛巾擰乾,把地上的水擦乾,去給媽媽報道,媽媽說:“好孩子擦完了自己去看電視。”我高興地玩去了。

  篇三:

  今天我和媽媽剛從爸爸那兒回到家,就開始給兩個月沒有人住的家“洗洗澡”。媽媽忙得滿頭大汗,又洗被子,又拖地,又擦桌子,又洗蚊帳。我也在“忙活”,在忙我自作自受的活兒――收拾亂七八糟的學習桌,一個早上,我和媽媽就清理出幾大簍廢紙和垃圾。我的活兒忙完了,我看見媽媽在用洗衣機洗被子,我記得媽媽常把洗衣服的水裝起來沖廁所,我就挑起廁所裡的水桶提到陽臺上,用大面盆把水一勺一勺的勺到水桶裡,東搖西擺的才把桶提回廁所裡。

  哎呀!這麼重的水,媽媽老是從廁所和陽臺間抬來抬去的,真不容易呀!後來,我又幫媽媽煎蛋麥面餈,我才煎了三四塊,就已經熱得快融化了,而媽媽天天都站在同一個位置,天天同一時間在廚房裡進進出出的,一定會很熱,而且,媽媽除了煮飯,還要拖地,洗衣服,平時在家裡,很少看見媽媽流汗,她的汗水,都流在了做家務活上了。媽媽爸爸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務,就算做完了,沒過幾分鐘,又有下一個活兒要去幹。父母生我養我,為媽媽爸爸做一些事是很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