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應該什麼時候加鹽

  在炒菜時,有些人習慣於把菜放進鍋裡就加鹽,有的習慣於快炒好時加鹽,其實,烹呼叫鹽講究很多,是炒菜前加鹽好,炒菜過程中加鹽好,還是炒菜出鍋前加鹽好,這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選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炒菜應何時加鹽,希望能幫到你。

  一、加鹽時刻

  炒菜前加鹽

  這一點,主要看炒菜時用什麼樣的食用油。如果用豬油、雞油、未達到精選花生的花生油等油炒菜,宜在油裡先加入少量的鹽然後再炒菜。

  因為先加入少量的鹽,有利於消除動物油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量,鹽中的碘化物也可以去除未能達到完全精選花生的花生油記憶體在的極微量的黃麴黴毒素。用這些油炒菜時,先放人少量的鹽,有利於人體的健康。

  炒菜同時加鹽

  在做肉菜時,包括魚、肉、蝦等,可以在炒菜的同時加入少量的鹽,不過這時主要是起到調味的作用,是用來增鮮的。因為鹽可以與氨基酸類成分形成氨基酸鈉鹽,即味精的成分,能使滋味鮮美。

  但是一定要記住,這時放人的量一定要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即可,否則鹽量過多會使肉質不佳。剩餘的鹽待出鍋前放,這樣做出的菜既有成的滋味又有鮮的味道。

  炒菜出鍋前加鹽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菜,如果不是豬油、雞油、未達到精選花生的花生油等油,而是其他的植物油,而且不是做的肉菜,就應該在菜出鍋前加鹽。這樣能減少蔬菜中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物質在烹調時的損失,做出的菜又很有滋味。

  二、提醒及注意

  一般現在營養學家都提倡大家後放鹽,除了有些菜必須先放鹽的除外,比如做烤,炸類食物,後放鹽還有很多好處:當你在炒菜初期放入鹽當菜炒熟時會損失鹽的鹹味,如果在鹹味相同的情況下,後放菜的鹽量要少於先放的,所以後放能達到少放鹽的作用。當炒葉類蔬菜時如果先放鹽會讓蔬菜的鮮味和維生素損失,菜的色澤也不好。

  當然,後放鹽並不是說要關火的時候才放,要看你炒的菜的品種,葉類的在關火前放好就可以,根莖和肉類的可以在菜8、9分熟的時候放,為了身體健康越往後放越好。

  三、寶寶應攝取多少含量的鹽

  1歲以內無需加鹽:寶寶6個月以後應開始新增輔食,但天然食品中存在的鹽已能滿足寶寶需要,因此1歲以內的不需要額外加鹽。

  1-3歲儘量少吃鹽:根據最新版參考攝入量,1-3歲的幼兒每天需要700mg鈉***相當於1.8g食鹽***,但通常情況下,也完全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鈉,如奶類、主食、肉類、綠葉蔬菜、水果等,因此寶寶3歲以前應儘量少吃鹽。

  3-6歲每天吃鹽不超過2g:3-6歲的孩子每天大約需要900mg的鈉***相當於2.3g食鹽***,除了食物本身含有的鈉,必須通過食鹽獲取的那部分鈉也不多,因此3-6歲寶寶每天吃鹽應不超過2g。

  6歲以上每天吃鹽3-5g:孩子6歲以後可適當增加鹽攝入量,但最好控制在3-5g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