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擋開車好習慣

  大家開的車是自動擋還是手動擋呢?大家在開自動擋車的時候有什麼習慣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自動擋車的開車好習慣,希望大家喜歡!

  

  1、首先注意平常的起步步驟,踩下腳剎,將檔位從P擋拉到N檔***如倒車則在P檔直接點火***,然後點火,踩下腳剎,鬆開手剎,將檔位從N檔拉到D檔即可。

  2、汽車在爬陡坡時,就不能僅僅使用D檔,這樣就會導致發動機“肉”得厲害,增加損壞的可能性,而且油耗也會加大,發動機積炭還會增加。而如果採用爬坡檔***變速桿底座上標識為“1”或者“L”、“2”***爬坡,汽車不僅跑起來會非常有力,而且會更加輕快。

  3、就是在行駛中做到不加猛油,少踩剎車,勻速駕駛的好習慣。高速行駛時儘可能定速行駛,用好剎車。

  4、此外,自動擋車型,在踩下油門不放的時候,到了一定的速度,會自動換擋。這時候,要鬆一下油門,再踩下油門踏板。這樣,也能省不少油。

  5、還有就是在市區行駛要提前判斷車能不能順利通過紅綠燈很必要,控制好車速,避免急剎車。

  6、最後就是要注意變速箱保養,一定要按廠家標準更換變速箱油,變速箱油不僅起潤滑作用,有的變速箱的油液還起到傳遞扭矩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定期更換。

  總結:其實自動和手動,加油門都要緩,載重不要太重,細節上,有關人士建議,當等待的時間超過1-2分鐘的時候,建議把擋位掛在“N”擋上,這樣操作既能減少油耗,而且還可以避免變速箱油過熱,長期這樣會對變速箱起到保護的作業,要是停車時間還長,等人,超過3-4分鐘,最好掛在“P”擋上,這樣安全、省油又環保。

  自動擋車開車誤區

  濫用ODOFF

  ODOFF其實就是一個改變轉擋程式,令變速器不會跳上OD擋***OVERDRIVE超比擋,通常就是指最高擋***。如四擋變速器,用了ODOFF,變速器只會在1、2、3擋之間轉換,不會調上4擋。

  這個按鈕比較常見的用途有幾個,一是下坡時,可以用ODOFF來利用引擎制動來控制車速,使之不會溜得太快;二是上坡時,若引擎的負荷剛好在3、4擋之間,變速器就會跳高跳低,如果兩個擋位的齒比設計與引擎的動力匹配得不夠合理,就會產生非常多的衝擊感,影響了乘坐的舒適性,這時就可以用ODOFF固定在3擋,然後專心用油門控制車速。而另外一個用途對小車非常有用,當一部滿載的小車在繁忙的市區內行駛是很難控制的,起步時往往要加大油門才能趕上車流,收油後變速器就會跳高一擋,再加油又要Kick-down,如此反反覆覆,倒不如在市區內使用ODOFF,這樣既舒服、省油,還能減少變速器摩擦片的磨損,提高變速器的使用壽命。

  頻繁Kick-down換擋

  所謂Kick-down,就是指行車時深踏油門,命令變速器跳低一到兩個擋位,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力。自動變速器的程式是會按照車速、負荷、油門深度等條件來評估駕駛者需要多少動力來調節不同的排擋,但為避免變速器頻繁地轉擋,程式設計時會刻意做一點相應滯留,也就是說變速器不會因為夠力就立刻跳高一擋,也不會因為差一點力就跳低一擋。就像我們最常見的空調,如果你設定的是23℃,它不會因為溫度是23.1℃就啟動製冷,也不會因為是22.9℃就停止工作,這樣不僅會經常開機引起電壓突變,也會使壓縮機經常啟動而影響壽命,所以就會設計得遲鈍一點。變速器也一樣,因為轉擋太快,變速器的損失也非常大。

  大多數自動變速器車型的變速器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非常容易跳上高擋,然後保持在那裡,你要加速,它不會馬上跳下來,這樣的設計其實是偏重於舒適性和省油的,不會因為需要動力就馬上跳低擋位來獲得動力。這樣設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扭力轉換器本身就可以增加扭力的輸出,雖然效率低,但勝在舒適,沒有機械的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