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和人蔘的區別

  當歸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作用,能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諸症。那麼,是什麼?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當歸和人蔘是不同的

  當歸的功效主要是補血,既有抗缺氧作用,又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還有護膚美容作用,更是有補血活血作用。除此之外,當歸泡酒是比較好的補藥,一般可以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燥滑腸。適用於痛經,腰痛,便祕,產後瘀血阻滯小腹疼痛等症,用途廣泛,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

  而人蔘則主要是大補元氣,滋補強壯,安神益智,生津,復脈固脫等功效。現代醫學普遍認為人蔘對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生殖系統有廣泛的作用,從而可提高人體力、智力的活動能力,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的非特異性抵抗力。人蔘的藥理活性常因機體機能狀態不同雙向作用,因此人蔘是具有“適應原”樣作用的典型代表藥 。

  當歸和人蔘是有區別的,當歸重補血,人蔘重補元氣,有所不同。當歸的功效是很好的,適量服用可以養血活血,通絡止痛,適用於血虛所致之頭暈目眩,周身酸楚,筋骨不利,四肢麻木及月經不調等症。

  人蔘和當歸的區別是什麼

  當歸性溫,昧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祕、風溼痺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之效。主要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痺、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

  人蔘主要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主要用於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洩、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症。

  下面是人蔘的臨床應用

  1、元氣虛脫症。該品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為拯危救脫要藥。適用於因大汗、大瀉、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氣虛極欲脫,氣短神疲,脈微欲絕的重危症候。單用有效,如獨蔘湯。若氣虛欲脫兼見汗出,四肢逆冷者,應與回陽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補氣固脫與回陽救逆,如參附湯。若氣虛欲脫兼見汗出身暖,渴喜冷飲,舌紅乾燥者,該品兼能生津,常與麥冬、五味子配伍,以補氣養陰。

  2、肺脾心腎氣虛症。該品為補肺要藥,可改善短氣喘促,懶言聲微等肺氣虛衰症狀。治肺氣咳喘、痰多者,常與五味子、蘇子、杏仁等藥同用,如補肺湯。

  當歸和黨蔘有什麼區別

  當歸,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乾燥根。主產甘肅東南部,以岷縣產量多,質量好,其次為雲南、四川、陝西、湖北等省,均為栽培。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溼痺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祕。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跌撲損傷。

  黨蔘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草藥來源為桔梗科植物黨蔘、素花黨蔘、或川黨蔘等的乾燥根。黨蔘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用於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懶言短氣、四肢無力、食慾不佳、氣虛、氣津兩虛、氣血雙虧以及血虛萎黃等症。但表證未解而中滿邪實的不能用。 該品功效與人蔘相似,惟藥力薄弱。治一般虛證,可代替人蔘使用;虛脫重證,則仍用人蔘為宜。秋季採挖,洗淨,晒乾。

  那麼當歸和黨蔘有什麼區別呢?除了功效上的區別,兩者外形略相似容易弄混。當歸根圓柱狀,分枝,有多數肉質鬚根,黃棕色,有濃郁香氣。黨蔘呈橢圓形或類圓形的厚片,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切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紋,中央有淡黃色圓心,有特殊香氣,味微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