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費核算基數是要怎麼確定

  單位向職工支付的加班費是有法律規定的,因此也是有核算辦法的,那加班費的基數是怎麼確定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加班費核算基數的確定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加班費核算基數的確定

  加班費的計算基數按照以下順序,共有三種確定方式:

  1、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準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準確定。

  2、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按以上原則計算的假期工資基數均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另外,加班加點的日工資計算:按上述原則確定的計算基數,除以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小時工資的計算:日工資除以8小時。

  加班費的核算標準

  對勞動者而言,加班費是一種補償,因為其付出了過量的勞動;對於用人單位而言,支付加班費能夠有效地抑制用人單位隨意地延長工作時間,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支付加班費的具體標準是:

  1、在標準工作日內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在上述三種情形下組織勞動者勞動是不完全一樣的,如法定休假日對勞動者來說,其休息有著比往常和休息日更為重要的意義,也影響勞動者的精神文體生活和其他社會活動,這是用補休的辦法無法彌補的,因此,應當給予更高的工資報酬。用人單位遇到上述情況安排勞動者加班時,應當嚴格按照勞動法及本法的規定支付加班費。屬於哪一種情形的加班,就應執行法律對這種情況所作出的規定,相互不能混淆,不能代替,否則都是違反勞動法和本法的行為,都是對勞動者權益的侵犯,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加班費的支付標準是有嚴格規定的。在不同情況下加班,用人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加班費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用人單位不按照規定支付相應加班費給職工,是侵犯職工的合法權益。職工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以捍衛自己的權益。

  補休是否能代替加班費

  雙休日加班可以安排補休。職工正常工作時間為每日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40小時。

  《勞動法》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工資報酬。由此可見,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企業可以首先安排補休。在無法安排補休時,才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加班費。

  當企業能夠安排職工補休時,職工應當服從。這既保護了勞動者的休息權,又利於職工的身體健康,也使職工及時恢復體力投入新的工作,有利於安全生產。除了雙休日以外,職工在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以及在法定節假日加班,公司都必須支付加班工資,不能以補休代替加班費。


猜你喜歡:

1.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是

2.加班工資基數計算

3.加班費基數的計算依據是怎麼規定

4.加班工資計算基數

5.加班費按基本工資算還是實際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