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中的養氣和練氣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太極拳屬於傳統武術中的內家拳,修煉太極拳要重視太極拳內功訓練。下面小編為您整理了關於:。歡迎閱讀!

  

  氣是太極拳的核心,太極拳之所以與外家拳不同,就是因為太極拳重視內外雙修。

  一、陳式太極拳中的養氣

  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兩膝微曲,身體保持端莊、放鬆、沉穩、自然。

  兩眼微視前下方.鼻息均勻、輕微;舌抵上顎***舌尖上卷***,脣齒微合,表情微微含笑;兩臂微曲環抱於腹前,兩掌呈八字形.掌指放鬆,掌心內含,中指端對***中間相距l釐米***,掌心朝內,做到腕部、肘部、肩部、髖部、膝部鬆沉,收腹含胸,腰背鬆直,呼吸用鼻,要做到細慢、均勻、沉穩、深長。

  練習太極拳時要求思想高度集中,意守丹田,神無外散,耳無外聽,神態自然,專一守中,專心練功。

  如行動不便和工作學習間隙,也可採取坐姿或臥姿練習。每次練習時間15~30分鐘。練習的次數和時間的長短,可因人而異。

  二、陳式太極拳中的練氣

  在上述基本姿勢和專一守中的基礎上,意想吸氣時將以丹田為中心的腹腔逐漸吸滿《腹腔充實***,以至無吸氣餘地時,然後慢慢呼氣,隨意念將氣引向後腰命門穴***腹腔內收***;待無呼氣餘地時,再隨意念吸氣向前至腹腔丹田處。

  這樣平行互為推動,周而復始,如此往復,綿綿不斷,日久,處於人體任脈的神闕穴與處於督脈的命門穴的整個腰腹區以至雙掌之間會感到溫熱舒適,氣感充實,身輕有力,神清氣爽。

  但是要注意的是,練習太極拳內氣要循序漸進,練功不能急於求成,要輕鬆自然,千萬不能用意念呼吸和用力呼吸,否則,會出現偏差。

  古人講:“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這就是說,人體氣聚,則生命旺盛;氣壯,則健康有力;氣衰,則病人膏肓;氣散,則人將死亡。習武人為什麼非常重視內氣的鍛鍊呢?

  首先,練習武術十分講究健康長壽,《黃帝內經》認為,氣分兩種,是主管人的生老病死的主要因素.即風、寒、署、溼、燥、火,又稱六邪;喜、怒、憂、思、悲、恐、驚,又稱七情。一旦外邪侵襲,七情失調,就會直接影響和損傷人體的經絡氣血,使臟腑氣機逆亂,故使人致病。

  因此,《黃帝內經》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體的任脈神闕穴***屬陰***,督脈命門穴***屬陽***,長期練功,會使前後丹田互動,兩穴相接,兩脈相合,陰陽相濟,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相融,從根本意義上促進了人體經絡、氣血、神經、內臟諸器官系統的修復和健康,使人延年益壽。

  另一方面,武術家又十分講究實戰用力的科學,練功習武講究的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因此,武術人十分重視意至則氣至,氣至則力顯的練功。功法中的養氣和練氣,可使人體在練拳實戰中所耗損的能量、精氣得到內氣的滋養、補充和聚集,使身心合一,內外合一,用以增強武術的實力。正如孟子所講:“其為氣也,至大至剛。”

  陳式太極拳的特點

  ***一***太極拳是用意練意的拳

  練拳是一種意氣運動。在行拳時充分體現要用意不要用拙力,才能達到意到、氣到、力到,每一動作意念要走在前,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只有心先想到,動作才能位。心想開展,兩臂及周身才能展開,心想合,周身全體才能一起合住。打拳時不要想氣在哪,在氣則滯,滯則不通,就要生病,只要把意念注意到動作之中,氣自然就到了。

  ***二***快慢相間,連綿不斷

  快慢相間是陳式太極拳獨有的特點。 初學時動作要滿,但不要有呆相,不可有停頓現象。由於動作舒緩,便於去掉身體固有的僵勁,使動作柔順自然,也可以檢查動作的準確性。熟練後逐漸加快,但要沉著,快而不亂,最後又復慢,這是慢、快、慢三層功夫。

  在行拳過程中,要做到轉關時慢,轉向時快***逐漸加速***;蓄勁時要慢,發勁時要快***做到柔行氣、剛落點***。這種快慢相間的變化,要具有均勻的變化幅度,做到“勻清”。

  ***三***螺旋纏繞,舒筋活絡

  陳鑫在《陳氏太極圖說》中指出:“太極拳,纏絲法也”。短短四個字講清了陳式太極拳的根本,就是纏絲勁。他又說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見纏絲勁是何等重要。太極拳的纏絲方法有單手纏、左右纏、上下纏、裡外纏、大小纏、順逆纏等多種纏法,初學者很難弄懂。

  纏絲勁訓練方面,多做單運手***左右***、定步運手,加強對順逆纏絲的理解和運用。在纏絲勁訓練中,要注意貫指尖,使氣血暢通,達到經絡終端,對養生、健身、技擊都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練柔成剛,剛柔相濟

  陳式太極拳應練成剛柔相濟的拳,這是練拳者共同追求的目標。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化掉人們身體固有的僵勁,使它柔順,這是化柔時期,這個時期長短因人而定。對明拳理刻苦練功的人,相對短一些,也有的練一輩子拳也不能去掉身上的僵勁,把陳式太極拳練成硬拳、剛拳。不能登堂入室。

  ***五***蓄而後發,鬆活彈抖

  陳式太極拳的發勁要求做到蓄而後發。蓄勁是發勁必要的準備,將彈簧卷緊,是發勁的基礎。蓄勁就像把弓張開一樣,將勁蓄足增加發勁的彈性力量。蓄勁時要周身合嚴,鬆腰圓襠,氣沉丹田,腳趾抓地,穩固如山,把勁卷緊。如當頭炮,纏一圈後不放勁再纏一圈,然後痛快淋漓地把勁放出。只有蓄得足才能發的頭。

  ***六***心意平和,鬆靜自然

  心平氣和則得。打拳時心要平靜如一泓清水,不起波瀾,視動猶靜。做到輕輕執行,默默停止,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這樣才能調養氣血,疏通經絡。這是追求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成功之路。雖有時發勁,也是發之前沒有勁,發之後沒有勁,只是勁發出一瞬間如水面上陡起一朵浪花,即刻消失歸於平靜。練拳之前先要去掉一切雜念,平心靜氣,靜以待動,這樣練拳不是手足運動而是意識支配下的全身運動。

  如何練好太極拳

  1、入靜

  練功時,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都要求在入靜的狀態下進行,動作包括外形動作的“外功”和意識引導的“內功”。動靜相兼的入靜,指的是摒除雜念,處於無思無慮而又覺醒的一種特殊安靜的狀態,從而專心一致地貫徹練功的全部內容,而決不是迷迷糊糊、閉眼欲睡的狀態,也不是萬念俱息、寂然無物的境界。

  2、放鬆

  鬆和靜是相互協調的,先鬆而後靜,入靜又是放鬆的必要條件,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練功所要求的放鬆,首先是在意識指導下,四肢肌肉要放鬆,更主要的是思想精神上放鬆。

  所以說,在太極拳的運氣中,放鬆是很重要的,只有放鬆了,才能真正做到氣沉丹田。

  只有經過長期認真的鍛鍊,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身心全面放鬆。通過全身肌肉放鬆,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擴張,肌肉電位活動明顯降低,可以使交感神經興奮性減低,從中樞走向周圍的張力性衝動減少,副交感神經活動相對增強,因此對許多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