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腸套疊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腸套疊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嬰兒為高發人群,就診不及時可能會造成缺血性壞死或穿孔,甚至危及生病。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小兒腸套疊的症狀,希望能幫到你。

  腸套疊的危害

  腸套疊在小兒時期是急性病,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症狀,要立刻帶孩子去醫院治療,不然會給寶寶帶來以下不利影響。

  1.中毒

  腸套疊剛顯現的時候,孩子沒有可怕的症狀,如果病情被忽視了,腸壁會出現壞死等症狀,此時他們全身機能會紊亂,一些寶寶會出現高燒、脫水等,中毒現象會發生,甚至寶寶生命也受到威脅。

  2.後遺症

  幼兒腸道出現套疊現象,如果就診不及時,可能會給以後的生活留下隱患。疊加的腸壁血流難以流通,時間久了,可能壞死或者穿孔,進而引起腹膜炎的出現,即使寶寶日後緩解了這些症狀,一旦病毒入侵,也有復發的可能。

  小兒腸套疊的常見症狀

  1.哭鬧

  寶寶哭鬧具有陣發性,哭鬧過後會恢復安靜。腸蠕動是疊套的助力,它牽動腸管的移動,會產生疼痛感。一旦腸蠕動開始,孩子就會哭鬧,此時寶寶會用拒絕進食、手腳亂動等表達痛感,當蠕動波結束後,寶寶便會停止哭鬧。

  2.嘔吐

  消化系統失調,是腸道疊套帶來的惡果,嘔吐現象會在孩子身上呈現。起初嘔吐物為進食的東西,可能伴有膽汁,病情加劇時,可出現奇臭的糞便類液狀物。

  3.腹部腫塊

  部分腸道會因為疊套出現隆起,初期,腫塊很容易在孩子腹部被摸到,後期腫塊變得不明顯。

  4.大便異常

  血便是腸道感染的表現,腸道出現疊套6個小時後,絕大部分小兒會排便,此時糞便會有血,稀薄,呈現膠凍樣,如果醬的顏色,少部分患兒沒有,只是肛門處會有血漬。腸疊套導致了腸粘膜受損,因其嵌入致使供血不足,所以寶寶會出現出血、水腫等症狀,其分泌的液體與腸液混合就造成了大便的異常。

  5.全身異常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腸疊套,到了後期,寶寶的情況會異常危險。孩子的神經受到損害,會出現嗜睡、反應遲鈍、脫水等症狀。其中腹膜炎是病變的先兆,孩子會有休克,甚至是死亡的危險。

  引起腸套疊的原因

  腸套疊屬於消化道疾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最常見。該病症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飲食原因

  4—6個月左右,寶寶的腸道開始接觸母乳以外的刺激物,大量的輔助食物會使得原有的腸道環境改變,引起功能紊亂,腸套疊就很容易找上寶寶。

  2.迴腸和盲腸生理特性

  迴腸和盲腸疊套現象會在多數寶寶身上出現。相較於成人的回盲腸直徑比例***1:2.5***,新生兒僅為為1:1.43,且腸瓣肥厚,遊動性極強,可導致迴腸嵌入盲腸達1釐米之多。腸道很容易因為炎症或者食物刺激出現腫脹等情況,從而引起腸瓣移動,牽拉腸管,導致套疊的出現..

  3.病毒感染

  病毒會導致腸道機能失調,一旦受到如內腺病毒、輪狀病毒等侵襲,腸疊套出現的機率極高。

  4.腸道痙攣

  痙攣是寶寶腸道常見的現象,此時原本按照節律蠕動的腸道會失靈,可出現過快或逆蠕,很容易引起疊套。

  5.神經失調

  部分孩子出現腸疊套可能是由於控制腸道的神經失調引起的,這些孩子的交感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極有可能存在故障。

  6.遺傳因素

  一些寶寶的腸套疊,有可能來自家族的因素,父母或者近親親屬曾患病,那麼寶寶患上這種疾病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