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應該怎麼養

  鱸魚,為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不過鱸魚要怎麼養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鱸魚的外形特徵:

  體長,側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鈍圓;頭中等大,略尖。體長可達102釐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頷稍突出於上頷,上頜伸達眼後緣下方。兩頜、犁骨及口蓋骨均具細小牙齒。

  前腮蓋骨的後緣有細鋸齒,其後角下緣有3個大刺,後鰓蓋骨後端具1個刺。

  體被小 櫛鱗,側線完全、平直。體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銀白。體側上部及背鰭有黑色斑點,斑點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背鰭兩個,僅在基部相連,第1背鰭為12根硬刺,第2背鰭為1根硬刺和11-13根軟鰭條。

  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至9枚,背鰭、臀鰭鰭條及尾鰭邊緣為灰黑色。

  鱸魚喜棲息於河口鹹淡水,也能生活於淡水。

  鱸魚怎麼養:

  1、池塘建造

  池塘面積5~8畝,長方形,南北走向較好。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質,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埋設進排水管道,配備增氧機。放養前對池塘清淤消毒。施肥培養基礎餌料,使池水呈油綠色或茶褐色。

  2、苗種培育

  從海區捕撈的鱸苗***體長1.5~2釐米***,經過淡化至鹽度4‰~7‰後投入暫養池***鹽度1‰***。暫養池放養密度控制在每畝1~2萬尾,經常對池塘沖水增氧。下池第二天開始投喂浮游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以後逐漸用魚漿、浮性顆粒配合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喂,馴化至可投餵魚糜、浮性顆粒飼料為止。日投餌量為在池魚體重的15%,分3次投喂。在開始投餌前3天,每50公斤魚用土黴毒3克、維生素C1克,拌入飼料每天投喂一次,連喂3次。經過20多天,魚苗長至4~6釐米時分入大池飼養。

  3、飼養管理

  將鱸魚過篩後按大小分池飼養,放養密度為每畝2500~3500尾,保持水深1.5米以上,池水肥度適宜,適明度30釐米,呈油綠色。每天投飼兩次,主要飼料為魚糜和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新增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在池魚體重的60%。每月用土黴素、維生素等拌餌料投喂2次,每次連喂3天。每天巡塘,在夜間或天氣悶熱、氣壓低時開機增氧,及時換水,保持池水清新。

  4、疾病防治

  鱸魚在人工高密度養殖條件下容易發病,必須加強病害預防,定期對養殖池塘、食臺進行藥物消毒,發現疾病及早治療。重點防治腸炎病、爛鰓病、出血病、水黴病和寄生蟲病。

  鱸魚的價值:

  營養價值

  鱸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   鱸魚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還可以治胎動不安、產後少乳等症。準媽媽和產後婦女吃鱸魚,既可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另外,鱸魚血中含有較多的銅元素,銅是維持人體神經系統正常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功能發揮的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食用價值

  1.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 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2.鱸魚還可治胎動不安、產生少乳等症,準媽媽和產生婦女吃鱸魚是一種既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的營養食物,是健身補血、健脾益氣和益體安康的佳品,鱸魚多為清蒸以保持營養價值。

  3.鱸魚血中還有較多的銅元素,銅能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的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的功能發揮,銅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鱸魚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