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鬥魚應該怎麼養

  暹羅鬥魚泰國鬥魚、五彩搏魚屬鬥魚亞科,攀鱸亞目。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養泰國鬥魚呢?

  泰國鬥魚卵生。雌魚的顏色沒有雄色的鮮豔,雄魚的背鰭、臀鰭、尾鰭比雌魚用全長5釐米以上的做親魚。繁殖較容易,把繁殖用水溫調到27℃左右,pH值7.0,硬度9~11。繁殖箱放置一層浮性水草,然後將挑好的親魚直接放入繁內,作為親魚的雌魚一定要達到性成熟。如果雄魚發情而雌魚不發情,雄魚就會追咬它,應魚撈出,否則雌魚會被雄魚咬死。產卵前雄魚先修建氣泡卵巢

  產卵時,雄魚把雌魚駛到氣泡巢下,然後用身體裹在雌魚身上,雌魚將卵排出雄魚使之受精。如果卵子底部,雌雄魚會把它們拾起,然後吐在氣泡巢裡。產卵完畢後只需留下雄魚看護魚。

  儘管雄鬥魚鬥架時非常殘忍,然而它對自己的子女卻愛護備至,雄魚可謂一個親。它除在產卵前修建氣泡巢外,在魚卵孵化時,它一刻也不休息,時而拾起沉向粒,時而維修氣泡巢,經常環繞氣泡巢四處遊動,警惕地防範著可能入侵的敵人。動魚能獨立生活後,可以把雄鬥魚從繁殖箱中撈出餵養。一對親魚每次產卵200受精卵在36小時左右孵化,仔魚在孵化後3天后能自由遊動。

  飼養鬥魚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汙物,並抽去約1/3的汙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裝置帶動水迴圈,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新增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儘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於單調。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乾淨衛生,是大多數人飼餵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豔,同時讓您在餵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

  暹羅鬥魚基本介紹

  原產地區國家:泰國, 寮國 , 柬埔寨和越南。

  魚長度5-6釐米,特殊個體長度可達10釐米。泰國鬥魚喜歡生活在22~24度的弱酸性軟水中,但不能低於18度。喜食水蚤、線蟲、血蟲等活體飼料。泰國鬥魚以好鬥聞名,兩雄相遇必定來場決鬥,相鬥時張大腮蓋和魚鰭,用身體互相沖擊挑釁,然後用嘴互相撕咬。因此在飼養中,不能把2尾以上的成年雄魚放養1缸。他們不與其他的熱帶魚相鬥,有說泰國鬥魚可以與其他小型熱帶魚混養,但本人飼養的魚中不鮮見泰國鬥魚攻擊其他小型魚的事件,所以還是建議單養。

  價格:因品種和品相的差異,價格差異較大,便宜的如馬尾幾元就能買到10元左右,但如果是展示級鬥魚的話,在數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