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與禁忌

  土茯苓常綠攀緣狀灌木。莖無刺。葉互生,薄革質,長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1~5cm,漿果球形,紅色,外被白粉。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土茯苓的功效

  【別名】冷飯糰、硬飯頭、紅土苓、土萆薢、山牛、土苓、山硬硬、飯糰根、山豬糞、毛尾薯、山遺糧、山奇良。

  【採製】 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成薄片,乾燥。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除溼,解毒,通利關節。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拘攣疼痛、瘰癧、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60g;或入丸、散。或蒸露;或釀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土茯苓的禁忌

  【禁忌】肝腎陰虛者慎服。忌犯鐵器,服時忌茶。

  土茯苓的藥效作用

  1. 治療丹毒

  土茯苓、野菊花各30g,冷水浸泡片刻,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治療15例, 服藥3~6劑全部治癒.

  2. 治療銀屑病

  土茯苓60g,研粗末包煎, 每日1劑,2次分服, 15劑為1療程.一般用藥2個療程,皮疹減少, 鱗屑變薄;3~4個療程皮疹開始消退.治療50例,痊癒25例, 顯效14例,有效7例, 無效4例,總有效率92%.

  3. 治療淋病

  土茯苓25g,雙花、板藍根、車前子各20g,黃柏、木通、扁蓄、澤瀉、甘草各15g,水煎服, 每劑服3次,每日2次, 12~18劑為1療程.治療72例,痊癒54例, 有效13例,無效5例.

  4. 治療慢性盆腔炎

  土茯苓30g,雞血藤、忍冬藤、薏苡仁各20g,丹蔘15g,車前草、益母草各10g,甘草6g.每日1劑, 復煎,分2次服.隨證加減.另用藥渣加白酒炒熱外敷患處腹部相應部位, 或用穿石破、細辛、桃仁、皁角刺、三稜、莪術等藥研粗末用水拌溼後裝入袋內隔水蒸30分鐘,取出敷患處, 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月經第5天開始, 敷10天停藥,連敷3個月.治療94例, 治癒68例,好轉 15例, 無效 11例***其中 5例為結核性盆腔炎***.療程最短7天,最長4個月.

  土茯苓的吃法

  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

  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熱解毒、除溼通絡。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洩,適用於痛風的防治。

  土茯苓燉龜

  龜的功效:食後身不飢、益氣增智、開胃、治勞倦內傷、四肢無力、大補陰虛。

  土茯苓功效:健脾胃、張筋骨、利關節、止洩瀉、除四身寒溼。

  黃芪功效: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解肌熱。

  枸杞子功效:滋腎、潤肺、明目。

  淮山功效:補五勞七傷,去冷風,止腰癢、鎮心神、神心氣不足。

  紅棗功效:養血補脾、助十二經、平胃氣、補中益氣、強體力。

  黨蔘功效:補益脾肺、補血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