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藥物可以根治胃病

  現代人因飲食的不規律,很容易有胃病,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可以根治胃病的藥物

  1、抗酸藥:如氫氧化鋁、碳酸鈣、氧化鎂等。通過中和過多的胃酸來緩解胃痛。這類藥物多為弱鹼性無機鹽,患者須在胃內容物排進小腸後,胃內較空時服用,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抗酸作用,故餐後及臨睡前服用最佳。

  2、抑酸藥: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奧美拉唑、甲氰咪胍等。主要作用於胃的泌酸細胞而抑制胃酸分泌。雖然起效不如抗酸藥快速,但是作用時間長、副作用少、療效明顯,故目前是治療胃病的主要藥物。其中奧美拉唑類藥物的吸收,容易受到胃內食物的干擾,故在餐前空腹狀態下服用。而其他藥物在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3、抗幽門螺桿菌藥:如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等***,或膠體鉍***麗珠得樂等***,多與抗生素聯合,因此,服用該類藥物時要“湊合”抗生素的使用時間。例如,甲硝唑等應在餐後服用,以避免出現胃腸道刺激症狀;食物會延緩克拉黴素的吸收,因此在餐前空腹服用效果最佳;而阿莫西林不受食物影響,服用時間無限制。相應地,一同服用的胃藥也要遵循這個規律。

  4、胃黏膜保護藥:如思密達、硫糖鋁、德諾、米索前列醇等。影響此類藥物療效的關鍵在於胃內藥物的濃度,以及藥物與胃黏膜接觸的時間。如果胃裡有食物,會降低藥物濃度,減弱藥效;而另一方面,食物能減慢胃排空藥物的速度,延長藥物與黏膜的接觸時間,因此在兩餐之間服用效果最佳。

  5、促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嗎丁啉***、西沙必利、舒麗啟能等。能增強胃腸道蠕動,對泛酸、噯氣和胃脹等有較好的療效。通常在餐前半小時服用,這樣當進食時,血液中藥物的濃度恰好達到高峰,從而充分發揮藥物作用。

  治療胃痛的中成藥

  中成藥攜帶和服用方便,深受患者歡迎。患者在選擇中成藥時,首先,應簡單地辨別寒、熱、虛、實,再選用適合病情的藥物,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1、寒凝胃痛

  患者的胃痛與“受寒”有關,如受涼或過服生冷之品等。該類胃痛屬於寒凝胃痛,其特點為胃痛暴作,喜溫喜暖,得溫則疼痛緩解,遇寒則加劇,或喜熱飲等。通常,這種胃痛的治療原則為溫胃散寒,理氣止痛,可選用溫胃舒膠囊、香砂養胃丸、仲景胃靈片、石榴健胃散等中成藥。

  注意事項:①服藥期間忌生冷之品。②注意區域性保暖。③胃痛如灼熱、口乾舌燥等者不宜服用。

  2、胃熱疼痛

  患者平時嗜食辛辣、油膩之品,久之內熱可鬱於人體內。這類患者的胃痛多為胃熱疼痛,其特點為胃脘灼痛,燒心感,泛酸,嘈雜,口乾,口苦,或喜冷飲,或伴有大便乾結等。通常,這種胃痛的治療原則為清熱,和胃止痛,可選用胃力康顆粒、楓蓼腸胃康顆粒、左金丸等藥。

  另外,“熱”多與“溼”蘊結於體內,這時,除上述症狀之外,患者多伴有脹悶感、身體困重、口膩、口渴但不欲飲水等症狀,可適當選用王氏保赤丸等,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①服藥期間宜食清淡之品,忌辛辣、油膩之品。②服藥期間不宜服用滋補性中成藥。③大便溏薄者慎用。3、氣滯胃痛

  臨床證實,長期或短期內的情志不暢也可導致胃痛。這類患者平時有抑鬱、焦慮、緊張或容易生氣等表現,屬於氣滯胃痛,其特點為胃脘脹痛,噯氣頻作,或情志不暢時誘發胃痛或加重等。該型胃痛的治療原則為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可選用氣滯胃痛顆粒、六味安消膠囊、舒肝止痛丸或胃蘇顆粒等藥。

  注意事項:①保持心情舒暢,不宜發怒或抑鬱、緊張。②服藥期間忌生冷、油膩之品。③適當體育鍛煉。

  3、虛寒胃痛

  通常,長期胃病患者或體質較虛弱者,或老年患者出現的胃痛,屬於虛寒胃痛。這類胃痛療程相對較長,特點為胃部隱隱痛,喜溫喜按,空腹時疼痛加甚,得食後可緩解,泛吐清水,或伴有體倦乏力,手足欠溫,大便溏薄等。治療原則為溫中健脾,和胃止痛,可選用胃復春、溫胃舒顆粒、養胃顆粒、健胃愈瘍片、香砂六君丸等藥。

  注意事項:①服藥期間忌生冷、油膩之品。②胃痛如灼熱、口乾舌燥者不宜服用。③注意保暖。

  除上述胃寒、胃熱、氣滯、虛寒胃痛以外,尚有飲食停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等證型。對於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的徵候,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地服用藥物。另外,糖尿病患者應慎用含糖製劑的中成藥。 治胃痛 還需七分保養

  引起胃病的原因

  第一、胃疼發生的常見病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弱等。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若寒邪客於胃中,寒凝不散,阻滯氣機,可致胃氣不和而疼痛。

  第二、脾胃虛弱病後脾胃受損或素體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從內生,以致脾不運化,胃失和降,而發生疼痛。胃陰素虛或病久陰傷,胃失濡養,胃氣不和亦能發生疼痛。

  第三、勞倦內傷,久病脾胃虛弱,或稟賦不足,中陽虧虛,胃失溫養,內寒滋生,中焦虛寒而痛;亦有氣鬱日久,瘀血內結,氣滯血瘀,阻礙中焦氣機,而致胃疼發作。總之,胃疼發生的病機分為虛實兩端,實證為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虛證為胃腑失於溫煦或濡養,失養則痛。

  第四、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過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傷,食滯中焦,氣機不利而產生胃脘疼痛。或因寒涼傷中,胃陽被遏,正邪交爭,而胃痛乃作。

  第五、肝氣犯胃憂思惱怒,氣鬱傷肝,肝之疏洩失調,橫逆犯犯胃,氣機阻滯,胃失和降則胃脘頭痛正如沈金鱉所說:胃病,邪幹胃脘病也。惟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若氣鬱化火,可 致疼痛加重;火鬱日久,致肝胃之陰虧耗,則病程每多纏綿;如久痛入絡,絡脈損傷,則見吐血,便血等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