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糖尿病的臨床症狀

  很多時候一些細微的症狀並不能讓媽媽們注意到這是疾病的前兆,所以媽媽們一定要留心一些症狀。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出現頻繁口渴現象:甚至夜間多次起床喝水。孩子在一段時期內出現小便頻繁現象,多年不尿床的孩子多次出現尿床現象,家長應該帶孩子進行糖尿病檢查。

  2、出現頻繁腹痛和嘔吐現象:這種情況很容易被誤診為腸胃疾病而加重病情,家長要對孩子平時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有足夠掌握,以便提供給醫生足夠的診斷資訊。

  3、突然消瘦、飯量大增: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期,體重應該連續穩定上升,但突然出現體重下降情況,家長要警惕。這個特點很容易被忽略,家長多認為是孩子生長髮育中的正常情況,但應注意是否出現兒童糖尿病徵兆。

  4、疲乏無力、易感染:孩子本來處於精力較為旺盛的生長髮育期,應該多動,但突然在一段時間內老喜歡待在家裡,不喜歡戶外活動,精神較為委靡,就有可能是兒童糖尿病前兆。孩子一些傷口反覆出現感染情況,久不癒合。而Ⅰ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之一就是病毒感染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

  5、起病較急,約有1/3有患兒於起病前有發熱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面板感染病史。這是兒童糖尿病的症狀中比較常見的,家長一定要及時察覺。

  6、長期血糖控制不滿意的患兒,可於1~2年內發生白內障。晚期患兒因微血管病變導致視網膜病變及腎功能損害。

  7、兒童糖尿病的症狀有多飲、多尿、多食易飢,但體重減輕,消瘦明顯,疲乏無力,精神萎靡。這一點容易被很多的家長忽視,以為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勞累過度導致的。

  8、易患各種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面板感染,女嬰可合併黴菌性外陰炎而以會陰部炎症為明顯的兒童糖尿病的症狀。

  9、多食並非病人必然出現的症狀,部分兒童食慾正常或減低。體重減輕或消瘦很快,疲乏無力、精神萎靡亦常見。如果有多飲、多尿又出現嘔吐、噁心、厭食或腹痛、腹瀉和腿痛等症狀則應考慮併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預防兒童糖尿病的方法

  1、熱能的供給要滿足生長髮育需求

  糖尿病患兒處於生長髮育關鍵時期,能量的控制不能過分嚴格。在熱能估算方面可按照如下公式計算:熱能***kcal***= 1000+***年齡-1***×100 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要逐步增加每日熱能的攝入量,為了預防熱能供給不足,家長應定期給孩子測身高、稱體重,並與同性別正常同齡兒進行比較。

  2、飲食應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

  糖尿病飲食原則上也是平衡膳食,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營養素特點不同,家長要注意保證孩子飲食的多樣化。每餐飲食都應包括主食、葷菜、蔬菜等。為了更好地平穩餐後血糖,可採用蒸玉米、煮芋艿、烤土豆等薯蕷類替代部分主食。薯蕷類食物除澱粉含量豐富之外,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助於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每吃100~120克薯蕷類食物,應相應地減去25克米麵等主食。

  3、充分保證蔬菜水果的攝入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同時果蔬中還含有豐富的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化學物,例如多酚類化合物、有機硫化合物、植物固醇、皁甙等。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兒童蔬菜水果的攝入量應達到每日200--250克蔬菜,100--150克水果。

  4、細嚼慢嚥,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將葷菜和蔬菜切小塊烹飪,吃飯細嚼慢嚥,每一口食物咀嚼20--25下再嚥下。讓一餐攝入的各種食物充分混合,這樣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數。同時,細嚼慢嚥也有助於減輕兒童消化系統的負擔,使得人體能夠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來自於食物中的營養素。

  5、選擇健康零食,適當加餐

  糖尿病患兒與健康兒童一樣享有吃零食的權利,關鍵在於如何選擇健康的零食,什麼時間吃零食較為合適。不宜選擇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薯片以及各種膨化食品作為零食。建議採用水果、小包裝的堅果、原味酸奶、小包裝的雜糧餅乾等。吃零食的時間應設在兩餐之間,注意不要在三餐之前吃大量零食,以免影響正餐的進食量。

  6、督促孩子積極鍛鍊身體

  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鍛鍊身體在預防糖尿病中是非常重要的。經常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讓孩子減輕體重,增強心血管的功能,從而預防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7、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教導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積極鍛鍊身體,按時作息,能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對於預防疾病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教育孩子,共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何治療小兒糖尿病

  1、治療小兒糖尿病的飲食方法

  飲食成分組成蛋白質佔總熱卡15%~20%左右,以動物蛋白為主;脂肪以植物油為主佔30%左右,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碳水化合物以大米、穀類為主佔總熱量的55%;三餐分配一般以少量多餐適宜,餐間可加2次點心,避免低血糖發作。多吃纖維素性食物,使糖的吸收緩慢而均勻,從而改善糖的代謝。三餐比例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

  2、用胰島素治療小兒糖尿病

  胰島素除了在急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一般均行皮下注射,注射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每次注射應該更換部位,以避免區域性皮下脂肪萎縮硬化,要有訓計劃的安排注射部位,可以在兩臂和人腿等處分別逐點分排注射,注射間距1~2cm,抽吸胰島素藥液時最好用1ml分度較細的空針,抽吸藥液可較準確。注射時注意注射在皮下深部,邊退邊推入藥物,使得成一線狀,藥物易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