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近年來糖寶寶的現象可以說是越來越常見,糖尿病給兒童的生長髮育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典型的“三多一少”

  多飲、多尿、多食易飢,但體重減輕,消瘦明顯,疲乏無力,精神萎靡。幼兒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後又出現遺尿,常為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2、小便變頻

  兒童突然在一段時期內小便比較頻繁,而且常年不尿床的孩子出現尿床的現象,這時候家長不要只是責怪孩子,應及時帶孩子去進行糖尿病的檢查。在生長髮育階段,兒童大多數都比較愛動,如果突然生活規律發生變化,很喜歡待在家裡,不太喜歡進行戶外活動,總是疲乏無力,這時候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前兆了。

  3、反覆感染

  糖尿病影響免疫功能,機體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現面板疥腫,呼吸、泌尿膽道系統的各種炎症。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一些不易癒合的傷口,而且很容易出現感染;或者發現內褲不乾淨,有很多分泌物時;反覆口腔感染、齲齒時應想到查查血糖。

  4、面板變黑

  小糖友常會在頸部、腋窩、大腿根等面板皺褶處發現面板增厚、發黑,甚至在黑絨絨的面板上還有皮贅,這是假性黑棘皮病,即體內胰島素過多的一種表現。假性黑棘皮病患兒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必須高度重視。

  什麼是兒童糖尿病

  小兒糖尿病,多為第一型或需胰島素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為主,引起高血糖及尿糖,小兒易出現酮症酸中毒,後期常有血管病變,眼及腎臟受累。5~6歲及10~14歲小兒多發病,5歲以下小兒少見。目前,小兒二型糖尿病發病率再也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分泌水平高於正常人。

  哪些兒童容易患糖尿病

  1、遺傳

  糖尿病患者中帶病生存者增多,造成的群體基因庫的變化,進而使兒童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增加。

  2、肥胖

  兒童糖尿病發病率目前正處於逐年上升的趨勢。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增多,最主要原因仍是肥胖兒童急劇升高,導致以前成年人“專屬”的2型糖尿病在青少年兒童當中也屢見不鮮。

  3、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是導致兒童消耗熱量過少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兒童體力活動的逐漸減少,正常體重的兒童發生肥胖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增加,一旦發生肥胖,以後參加運動的積極性會降低,將更難恢復到正常體重,造成惡性迴圈,為兒童糖尿病的發生提供了良好機會。

  兒童糖尿病怎樣控制

  1、飲食控制

  因小兒處於生長髮育階段故飲食應能滿足小兒營養及熱量需要,維持血糖穩定,不應過度限制飲食,但應定時、定量進餐。

  1歲以內嬰兒每日460kj***100kcal***/kg計算,以後每3歲減4.2kj***10kcal***,至15歲時每日290kj***60kcal***/kg。碳水化合物佔50%,蛋白質20%,脂肪30%.

  三餐分配:早午晚分別為1/5,2/5,2/5;或早餐佔2/10,午及晚餐各佔3/10,下午餐間及就寢前點心各佔1/l00家長要教育孩子生活要規律,講究衛生,防止各種感染,患糖尿 病的兒童主食不要過細,並要粗細糧搭配,副食蔬菜種類要多,儘量廣泛地攝取各種營養素;不要給孩子吃含色素、防腐劑的食品和飲料。

  2、運動

  經胰島素及飲食治療,糖尿病基本控制下原則上不限制運動,但注意運動時間以進餐1小時後、2~3小時內為宜,不在空腹時運動,運動後有低血糖症狀時可加餐。

  怎樣預防兒童糖尿病

  1、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吃飯七八分飽即可,食物結構要合理,均衡飲食,葷素搭配,少油少鹽,儘量少吃甜食和煎炸食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多吃玉米、小米、燕麥片、全麥粉等粗糧。兩餐之間來杯酸奶或者吃點水果當作“加餐”,即少食多餐對身體有益。

  2、改變多吃少動的“懶”毛病

  經常性、有規律的運動可讓身體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糖的利用增加,從而改善血糖和血脂含量,避免糖尿病的發生。每天要帶孩子在戶外走一走,動一動,儘可能把雙休日還給孩子,運動是預防糖尿病最簡單的方法。大量的臨床資料證明,即使是病情比較嚴重的糖尿病人,只要做30分鐘的醫療體操運動,其血糖濃度也會大幅度下降,使病情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