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常見病因及預防方法

  秋季是高血壓高發期。那麼你們知道怎麼預防高血壓嗎?高血壓有哪些引起原因呢?現在就由小編來跟你講一講高血壓的預防與原因吧!

  預防高血壓的方法

  1.心理調整

  高血壓病人要保持心態平和、性情開朗,積極參加社會和集體活動,避免性情急躁、爭強好勝,樹立治療信心。

  2.參加體育鍛煉

  具體專案可選擇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氣功等。

  3.改善生活習慣

  減輕體重,減少鈉鹽的攝入,補充鈣和鉀鹽,減少脂肪攝入,戒菸限酒,慎用藥物。

  4.進行藥物治療

  選用藥物的時候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不要盲從。

  5.自我保健

  血壓隨季節、晝夜、情緒等因素有較大波動,病人自己要學會識別血壓升高的先兆,如出現心悸、頭暈、頭痛、噁心等情況後要立即靜臥,及時求醫,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

  高血壓的常見病因

  1.超重和肥胖

  體重超標,肥胖,往往產生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度增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各種炎症因子被啟用釋放,過多的遊離脂肪酸引起胰島素抵抗;體脂增多,肥胖造成身體負擔過大,身體所需的能量也就更多,心臟必須加大工作量,輸出比正常體重多的血液量,以滿足機體代謝需要,血壓也隨之越來越高。

  2.不良的生活方式

  也可稱為“享樂型生活”,包括起居無常,飲食無節,情志失調,勞逸不當,情志過激,嗜酒多飲,還有青年人喜歡熬夜、吃夜宵,飲料代茶,大量進食方便美食,長時間坐在電腦旁邊,視覺疲勞,這些不良的嗜好均促使高血壓的發生。

  3.睡眠障礙

  包括長期失眠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特別是後者,據統計35-80%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朋友都伴有高血壓,也是頑固性高血壓,晨峰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因為通氣障礙造成低氧血癥,啟用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血漿中兒茶酚胺等縮血管的物質分泌增多,同時大腦皮層興奮-抑制功能失調,促使高血壓的發生。

  4.不合理的飲食

  特別是高鈉低鉀的飲食***每日鈉攝入量大於6g,鉀攝入量少於3g***,飲食中 飽和脂肪酸過多,例如動物油脂中含量較多,植物油脂中含量較少,蔬菜水果中含量最少。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比例過低,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攝入過多,例如人造奶油食品,各類西式糕點,巧克力派,咖啡伴侶,速食食品等;不飽和脂肪酸高溫或反覆加熱後會變成反式脂肪酸;含鈉含糖飲料攝入過多。這些食品都可促使高血壓的發生。

  5.長期精神緊張

  由於社會的高速發展,競爭壓力加劇,工作節奏增快,人際關係緊張,使社會群體普遍壓力加大,人在緊張、憤怒、驚恐、壓抑、焦慮、煩躁等狀態下,容易產生抑鬱症,焦慮症。情緒變化過大引起大腦皮層興奮-抑制平衡失調,血小板活動反應性升高,引起高血壓的發生。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方法

  1.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據報道,一天吃一次水果和蔬菜可使中風危險性下降6%,一天吃5—6份水果和蔬菜可使中風危險性下降30%。柑橘、果汁、甘藍菜、蘿蔔、芹菜、黃瓜、捲心菜以及其他綠葉蔬菜對心血管均有保護作用,可經常食用。

  2.控制鹽的攝入。

  食鹽過多,會加重病情。一般高血壓患者每天攝鹽量最好控制在4—6克以下。需要注意的是,在低鹽飲食的同時,要增加鉀的攝入,鉀可以保護心肌細胞。所以可多食含鉀的食物如莧菜、菠菜、油菜、西紅柿、苦瓜、山藥等。但高血壓併發腎衰的患者,不宜食含鉀多的食物,以防體內鉀過多而導致心律失常。

  3.控制膽固醇、脂肪酸的攝入。

  少食油膩食物,尤其是動物脂肪,限制食用各種動物內臟***心、肝、腎***、肥肉、奶油、蛋黃、魚子、河鰻、鱔魚、蟹黃等含膽固醇、脂肪酸較高的食物。可以適量食用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為了避免加重腎臟的負擔,蛋白質攝入量也不要太多,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進食優質蛋白質1克左右為宜。

  4.戒菸限酒。

  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刺激心臟,使心率加快,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能促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增加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生機會。少量飲酒可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應以低度少量為宜,過量飲用高度酒,會加速動脈硬化,且對降壓藥物產生抵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