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的症狀和調理方法

  肝火旺有什麼症狀?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心火肝火旺的症狀。那麼肝火旺怎麼辦?肝火旺要怎麼調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肝火旺的面部症狀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正常情況下處於健全穩定的狀態,但當機體攝入一些辛辣、油膩、藥物等或是肝臟工作過於勞累時,就會出現血流不暢、充血、解毒功能降低等即為肝火旺。

  出現肝火旺很容易在臉部觀察出來,肝火旺的面部症狀如下:

  1、易長痘

  人一旦肝火旺,心情就會浮躁,肝火多,導致臉部長痘。臉部長痘痘是因為人體內所積累的肝火會產生溼熱,從而引發臉部長痘的危機,然而肝火一直不下火,就會導致身體的毒素積累,難以祛痘,所以把肝臟調理好,時刻保持開朗的心情,這樣就能夠減少痘痘的生長。

  2、黑眼圈

  肝火旺會導致失眠,心煩意燥,會胡思亂想,難以入睡。黑眼圈就是肝火旺最明顯的特徵,也是乙肝患者肝火旺盛時最主要的特徵之一。

  3、面板乾燥

  肝火旺,會出現口苦、面板乾燥的症狀,臉上會長黃褐斑。

  4、肝病面容

  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出現異常,引起內分泌失調,會出現肝病面容,面板色素沉澱下來,因此面色黝黑或者灰暗,失去原有的光澤和彈性。

  5、黃疸

  肝火旺的人會有黃疸的症狀,其中黃疸的主要表現為眼睛鞏膜發黃、面板變黃、尿液黃染等。所以,乙肝患者的皮膚髮黃,有黃疸的出現。

  有效調理肝火旺的茶

  1、柴胡甘草

  材料:柴胡、甘草各3克。

  功效:柴胡能疏肝解熱、鎮痛消炎,甘草有助於益氣生津、清熱解毒。

  2、玫瑰白芍

  材料:白芍、玫瑰花各3克。

  功效:玫瑰花可理肝氣、行氣活血、解鬱,白芍平肝養陰、益氣除煩。

  3、菊花薄荷

  材料:菊花、薄荷各3克。

  功效:菊花具平肝明目、解熱養陰功效,清利頭目、薄荷疏肝解鬱。

  4、銀花梔子

  材料:金銀花、梔子各3克。

  功效:金銀花可散熱解毒、涼血及消炎,梔子鎮靜除煩、清肝瀉火。

  肝火旺吃12道食療降肝火

  1、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做法: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瘦肉750克。瘦肉洗淨,切厚塊;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淨。用料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

  功效:太子參補肺健脾,益氣生津;百合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羅漢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潤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湯具有益氣生津、潤肺止咳之功,適宜氣虛肺燥而見咳喘氣短、口乾渴飲、咳嗽咽乾者飲用。

  2、菊花粥

  材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將菊花洗淨,粳米淘洗乾淨;菊花、粳米放鍋中,加適量清水,加蓋,旺火煮沸,再文火熬至成粥即可。

  功效:該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降血壓的功效,特別適用於頭暈、頭痛、目赤、疔瘡腫毒、原發性高血壓等症的人群食用。

  3、決明菊花山楂茶

  材料:決明子***略搗碎***10克,菊花5克,山楂15克,或以上三味按同樣比例,以沸水沖泡,加蓋燜約30分鐘即可。

  功效:用於肝胃積熱,飲食不香的乾眼患者。

  4、冬瓜鯇魚湯

  做法:冬瓜一斤,鯇魚半斤左右,料酒、精鹽、蔥段、薑片、生油、雞粉。將鯇魚去鱗、鰓、內臟,洗淨。將冬瓜去皮、瓤,切成塊。炒鍋加油燒熱,放魚稍煎。加入料酒、冬瓜、姜、清水,煮至魚熟爛入味,加精鹽、蔥、雞粉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平肝,祛風、除熱。用於減肥、潤膚健膚。又用於肝陽上亢之頭痛及虛勞浮腫等病症。

  5、綠豆銀耳羹

  做法:銀耳20克,綠豆60克,冰糖適量,水適量。將銀耳和綠豆用水泡發,將銀耳撕成小塊,濾幹備用。將銀耳、綠豆和約2000毫升水一同放入鍋中,開大火煮沸,煮沸後轉小火熬製30分鐘,熬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攪拌,並注意水量。綠豆熬開花變軟以後,關火加入適量冰糖,溶化並攪拌混合均勻後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綠豆味甘性寒,可消腫通氣、清熱解毒,是清熱解毒去火首選的一味食材。銀耳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安神、強心健腦等作用。

  6、南瓜銀耳羹

  做法:銀耳適量、南瓜適量、枸杞少許、冰糖適量。銀耳冷水泡發,去蒂,撕小朵;南瓜去皮,去瓤,切小塊,洗淨待用;銀耳入電飯鍋,加冷水沒過銀耳,按下煮飯鍵煮開10分鐘,再倒入南瓜塊煮開10分鐘後,按保溫鍵燜煮30分鐘;最後,放入適量的冰糖和枸杞煮開即可。

  功效:南瓜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降糖止渴的功效;銀耳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安神、強心健腦等作用。這一道南瓜銀耳羹是清熱解暑的良品。

  7、無花果南北杏湯

  做法:南杏15克,北杏6克,無花果十粒,瘦肉適量。瘦肉洗淨,切塊,加放以上各藥材,放水適量,煲1-2小時即成。

  功效:無花果清熱、潤肺;北杏化痰止咳,南杏潤肺止咳。適用於秋冬季燥咳熱咳的朋友。

  8、梨糖水

  做法:川貝母,梨,冰糖適量。川貝母搗碎成末,梨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功效:對肝火上升所導致的頭痛、頭暈、耳鳴、眼乾、口苦口臭、兩肋脹痛有很好療效。

  9、荷塘小炒

  做法:藕、胡蘿蔔、木耳、荷蘭豆分別泡發、洗淨、去皮,分別切片。嫩嫩的荷蘭豆,去掉兩端,不必再切。藕切了泡在滴了白醋的水裡,更顯得白淨如玉。分別焯水,藕片待水一滾,微微透了明就好了,別焯過,焯好還要放進涼水裡。荷蘭豆和胡蘿蔔片稍稍多焯一會兒。鍋內入油,煸香蔥花,先加入荷蘭豆和胡蘿蔔片煸炒,再加木耳和藕片,加適量鹽調味就好了。

  功效:蓮藕性味甘寒、可清熱止渴、潤肺滋陰。胡蘿蔔味甘,性涼,又富含各種維生素,有養血排毒、健脾和胃的功效。

  10、芹菜翠衣炒鱔片

  做法:黃鱔120克,西瓜翠衣150克,芹菜150克,姜、蔥、蒜各少許。將黃鱔活剖,去內臟、脊骨及頭,用少許鹽醃去黏液,並放人開水中氽去血腥,切片;西瓜翠衣切條;芹菜去根葉,切段,均下熱水中焯一下撈起備用。炒鍋內加麻油,下姜、蒜茸及蔥爆香,放入鱔片稍炒,再入西瓜翠衣、芹菜翻炒至熟,調味勾芡即可。

  功效:清熱平肝,利尿降壓。

  11、枸杞甲魚羹

  做法:枸杞子30克,甲魚500克。將枸杞子洗淨切碎,甲魚宰殺去內臟切塊,一起放入砂鍋中,煮40~60分鐘,再放蔥姜鹽醋少許調味。

  功效:有補益肝腎,滋陰強壯的作用,適用於軀體虛弱,肝腎不足所致的體弱無力、陰虛盜汗、視物不清、面色無華者。

  12、蓮子百合煲瘦肉

  做法:百合30克,蓮子30克,豬瘦肉300克。將豬瘦肉加入蓮子和百合,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功效:蓮子和百合都有保護肺臟的功能,因此此藥膳有清心潤肺、益氣安神之功效,上火了也很容易出現咳嗽、心煩等症狀,選用此款藥膳一定可以有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