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歷史與社會教案

  學生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如何更好的實現教育促進學生髮展與進步是七年級歷史教案教學活動實施不變的目標。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

  中國的行政區劃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國三級行政區的劃分,記住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及分佈。

  2.使學生了解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設立。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

  二難點

  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及分佈。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三級行政區劃

  1、請同學們看信封,填寫寄信。找幾位學生將填寫結果念給全班聽]

  2、總結歸納

  我國採用的是省、縣、鄉三級行政區劃,就像我們學校的年級、班級、小組一樣,上一級區劃包含若干個下一級區劃。這裡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和民族鄉是民族自治地區。除此以外,國家根據特殊需要,還可設立特別行政區。

  二、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直轄市

  1、拼圖講解

  教師在黑板上按照分割槽的順序,在黑板上用吹塑紙完成中國政區演示拼圖。學生在教師拼出某個省的同時,在課本的“中國行政區劃簡圖”上找出這個省的名稱

  小組討論、回答

  我國的省級行政單位可分為幾種呢?每一種的數量是多少呢? 小結:

  我國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1個香港特別行政區、1個澳門特別行政區,總計34個省級行政單位。

  探究:同學們能不能想辦法來記住這些名稱呢?

  鞏固練習:下面我們通過小組競賽遊戲來記住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位置。先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來熟悉這些省區。

  競賽以小組為單位計分,每輪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回答問題,答對加10分,答錯不得分,

  簡評競賽結果

  2、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

  讀表回答

  學生讀教科書中“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表,思考這些簡稱是怎麼出來的?根據學過的歷史知識和常識,分組討淪回答,能說出幾個就可以。

  小結:

  取用全名中的一個或幾個字: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

  用本省的歷史名稱:

  一個省有兩個簡稱:

  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國的行政區劃,瞭解了中國三級行政區劃的設立。重點學習了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分佈,希望同學們對照地圖記住。

  以生為本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探索

  一、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截至目前為止,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忽視對於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的考查的情況,這就導致歷史教學方法往往容易出現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結合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實際要求,在進行對學生的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的桎梏,在“以生為本”視角下進行思考,打造多樣化歷史課堂,進而滿足素質教育改革的實際要求,在滿足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好奇心的基礎上,促進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以生為本”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探索與反思

  1.要合理的利用歷史故事來提升歷史教學的效率

  在進行“以生為本”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探索研究過程中,往往對於教師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有著較高的要求。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歷史教師要在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的選擇好合適的教學插入時機,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起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歷史課程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與此同時,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的考查到歷史故事對於歷史教學的促進作用,有針對性的進行歷史故事的插入時機,促進歷史課堂效率的提升。例如,在進行初中歷史課程《京杭大運河》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的讓學生進行歷史的習題練習和知識點記憶,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對於歷史課程的審美疲勞。這就需要在進行《京杭大運河》教學的過程中,穿插的使用多媒體幻燈片,並輔助以隋朝時期的故事例如,隋煬帝綢緞裹樹、三徵高句麗、楊玄感病變的歷史故事,讓學生對波瀾壯闊的隋末時期產生濃重的好奇感。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迅速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欣賞歷史故事的學習過程中,就會有效的提升歷史教學的教學效率。教師再靈活的穿插一些歷史課程的基本教學內容,就會幫助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下,進而加深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瞭解程度,從而有效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效率。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看出,在素質教育改革下,從“以生為本”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拘泥於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另闢蹊徑的合理插入歷史故事,並有針對性的選擇好歷史故事的插入時機,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

  2.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喜好來進行歷史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進行“以生為本”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探索過程中,歷史課程教師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合適的歷史教學方法,輔助初中歷史教學過程,維持一個良好積極的課堂教學狀態,進而有效提升歷史課程的教學效率。歷史教學一門人文學科,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對於歷史教學模式的更新,進而有效的吸取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對於歷史課程的學習,放鬆自己的身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充分的保證學生能夠具有對於歷史的好奇感,促進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進行歷史課程中《鴉片戰爭》教學的過程中,歷史課程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對於侵略者的憎恨,選擇一些歷史題材來進行歷史故事的講述,進而發揮出歷史教學應有的作用。比如,在課堂上可以向學生講述“馮子材鎮南關大破法軍”等歷史典故,振奮學生的學習熱情,並在輔助的介紹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引發學生的深思。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就可以根據問題進行思考,達到形成獨立歷史思維的歷史教學目的。

  3.要尊重學生自我討論學習的意願

  在進行“以生為本”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探索過程中,歷史教師可以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對歷史故事的討論,加深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促進學生的歷史能力的共同進步。例如,按照“以生為本”的實際要求,在進行歷史《戊戌變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分組進行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討論,讓學生進行對於戊戌變法政治方面、經濟方面、軍事方面的綜合性考慮,通過互相合作,順利的完成戊戌變法課程的討論。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實際的進行歷史課程的知識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形成對於歷史課程知識點的深刻認知,有效的提升歷史的教學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以生為本”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探索過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性,進而有效滿足素質教育對於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的要求,促進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

  作者:楊長生 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