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病毒感冒的治療方法

  感冒在任何年齡階段任何季節都是會出現的,而流行性感冒,其由於具有傳染性,那麼,患了流行性病毒感冒怎麼辦?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一般治療,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宜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潔,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1等,預防併發症。

  對症治療,對發熱、頭痛者應予對症治療;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熱藥,尤其是16歲以下患者,因為該藥可能與Reye綜合徵的發生有關。

  抗病毒治療,離子通道M2蛋白阻抑劑: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抗流感病毒是通過與M2蛋白相互作用而阻礙其功能,導致通道活性改變,抑制病毒複製。口服金剛乙胺或金剛烷胺可在一兩天內減輕發熱,緩解全身性症狀及呼吸道症狀。劑量為200mg/d,口服,共5天。老年劑量應減半,即服用100mg/d。金剛乙胺的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比金剛烷胺小。由於金剛烷胺經腎臟排洩,以原形經尿排出,故有明顯腎功能障礙時能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副作用,有腎功能不良的患者需慎用或減少劑量。

  流行性病毒的種類

  根據流感病毒感染的物件,可以將病毒分為人類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類群,其中人類流感病毒根據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為三類: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稱A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又稱B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又稱C型流感病毒感染鳥類、豬等其他動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與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

  流行性病毒感冒的症狀

  流感在學齡前兒童中的發病率可達30%至40%,甚至更高。感染流感病毒後,體溫會升高,升到38℃以上,會伴隨發熱、咳嗽、嗓子疼和肌肉痠痛等症狀,但出現這些症狀也不要太過擔心,但是避免和其他人接觸,要隔離治療。如果在37.6℃以上,要注意休息,不要到外面防止病情加重或者交叉感染。

  流行性感冒由病毒引起,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有些人得了流感後會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還會出現便祕或者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如果發現有如下症狀:高熱、頭痛、沒有力氣、全身痠痛,體溫升高到39-40攝氏度,極大可能患上了流行性感冒,要馬上取得治療。如服用一些藥物退熱,隔離病人防止傳染他人或令情況更嚴重,飲食方面多吃一些流質食物,如粥類,飯後用溫開水漱口,注意保持口鼻乾淨清潔。

  流行性感冒的預防

  流行性感冒之病毒大體上可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最容易造成全球的大流行,完全不同於一般的感冒病毒。由於A型流感病毒時常會隨著時間改變其抗原性,甚至是一季數變,每隔一段時間即可出現新的變異抗原病毒,使大多數的人對目前正在流行的感冒病毒都無法具有有效抗體,會有重複感染***感冒始終不愈***發生。

  一旦遭到目前所流行的感冒病毒***多為A型***感染,可使人身體出現症狀,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老年人或原本即已患其他疾病者,如慢性肺病、心臟病、腎臟病等等,長時期被病魔折騰後再屢發感冒,最終將導致體內器官機能極度惡化,產生足以致命的危險。

  由於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可以停留在手上,並經過手和口而感染,所以毛巾、漱洗用具、飲食器具等,應注意分開使用。感冒之病毒主要由飛沫傳染,公共場所人多擁擠,傳染機率大,每次的流行性感冒幾乎都是先由小朋友在學校中得到感染後,再帶回家中傳染給親人,由此途徑而造成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