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腸道傳染病,該病在每年的5-7月為高發時期。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的文章,歡迎閱讀!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

  ***2***喝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加熱後再食用。

  ***3***家長儘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4***注意搞好孩子營養的合理搭配,手足口病症狀有哪些?讓孩子休息好,適當晒太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5***注意家庭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庭成員的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曝晒,經常對孩子居住的房間進行通風換氣。

  ***6***幼兒園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手足口病症狀有哪些?及時隔離觀察與治療。

  ***7***幼兒園應每日對玩具、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減少間接接觸傳播。

  ***8***加強食品與環境衛生工作,減少手足口病經食品及場所傳播。

  手足口病 勿把“手足口”初期當感冒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經消化道傳播,主要通過汙染的食物、飲料、水果等經口進入體內,小兒多因衛生習慣較差經手口途徑感染。多發生於4歲以下幼兒。”

  專家稱,手足口病初期臨床表現類似感冒症狀,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症狀,家長髮現幼兒有可疑症狀後,不要緊張,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手足口病 一旦確診是手足口病,該怎麼辦

  縣婦產專家提醒,即使確診是手足口病,家長也不用過分擔心,因為該病絕大部分都是輕症患者,只有極個別的重症患者。而且該病是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感染的疾病往往是自限性疾病,即能自愈,該病7天左右即可自愈。

  專家稱,預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保持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晒衣被;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家長要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寶寶身體較為嬌嫩,容易收到病毒侵擾。有時候面板上長些紅疹,也會令爸爸媽媽緊張,擔心是手足口病。那麼手足口病的症狀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遠離手足口病?

  1、一般症狀表現: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以夏秋季較為流行。急性起病,潛伏期 3~5 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夏秋季較為流行夏秋季較為流前驅症。

  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後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 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皮疹消退後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面板損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