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胃及飲食方法

  保護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保護胃的方法

  1、多吃溫性食物

  冬季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必須增加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質的分解,產生更多的能量,以適應機體的需要。

  膳食中應多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提高肌體對低溫的耐受力。此外,胃的脾性是喜燥惡寒,應多吃些溫陽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

  2、三餐定時定量

  冬天晝短夜長,很多人會改一日三餐為兩餐,並提高兩餐的餐量,這種做法不值得推薦。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亂而使胃黏膜受損。每日三餐應定時定量。

  三餐能量分佈應為30%、40%、30%,早餐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

  3、多吃燉菜少吃涼拌

  冬季天冷,很多人喜歡吃燙嘴的食物。但人的食道壁由黏膜組成,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

  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也不利於人體保暖。因此,冬季的食物要以溫熱為主,多吃燉菜、炒菜,少吃涼拌菜,喝湯不要喝剛煲好的滾湯。

  4、細嚼慢嚥

  有人下班從寒冷的戶外回到家,看到熱乎乎的飯菜立刻端起來就狼吞虎嚥地吃。但在短時間內大量、快速進食,咀嚼不充分的食物到胃裡不能充分與胃腸液相混合,直接影響其消化吸收,還容易吃得過飽而超出胃容量。

  細嚼慢嚥則有利於食物與胃液的均勻混合,促進消化吸收,食物中某些營養成分的吸收率還可以提高10%左右。建議每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不低於20分鐘。

  5、餐前喝杯溫水

  最佳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消化。

  6、飯後室內散步

  冬季的飯後散步可改為室內,並且不要飯後立刻走,而應在飯後20~30分鐘以後。“飯後百步走”只適合平時活動較少,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飯後立即“百步走”。

  7、穿個棉背心

  冬季寒冷會使胃的活動減緩或出現胃痙攣,還容易導致”腸易激綜合徵”,導致腹瀉、疲勞和渾身無力等情況。冬季一定要注意胃部的保暖,可以貼身穿一個保暖背心,給胃一個溫暖的環境。

  8、保持心情舒暢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一生氣就胃痛”。鬱怒傷肝,肝氣犯胃,即可引起胃脘痛、嘔吐、洩瀉等胃腸道疾病。因此,要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冬季日照縮短,容易情緒低落,建議堅持運動,儘可能多到戶外晒太陽。

  胃病的種類

  種類一:急性單純性胃炎

  主要由於化學物質引起,如濃茶、咖啡、烈酒、調味品等刺激性物質,或服用水楊酸鹽類藥、磺胺藥、抗癌藥、抗 生素、利血平、胃上腺皮脂類固醇等藥物損傷胃粘膜而引發;物理因素 像進食過冷、過燙或粗糙食物等損傷胃黏膜誘發;以及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引起。急性腐蝕性胃炎多是由於自殺或誤服腐蝕劑如強酸強鹼引起。

  種類二:急性糜爛性***出血性***胃炎

  多發生於手術、燒傷、休克、創 傷、多器官衰竭等引起的應激狀態及飲酒或服用非甾體類藥物引起,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佔20%左右。

  種類三:急性化膿性胃炎

  主要是由鏈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胃壁引起的化膿性疾病,又稱作為蜂窩組織炎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可逆性疾病,通過治療完全可以恢復正常。通過恰當的治療,很多急性胃炎患者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徹底康復的,其特點就是來的快、去得也快。但是,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以及飲食不當,病情長期存在的話,就會轉化為慢性胃炎。

  種類四: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改變。是一種最為常見病和多發病。特點就是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而且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慢性胃炎其實質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覆損害後,由於黏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發生改建,而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

  養胃方法

  1、飲水擇時

  想要護胃,必須要有足夠的胃液來消化,而早上起來胃酸比較濃,此時空腹進食會大致消化不良。建議早上空腹喝一杯白開水,餐前一小時也喝一杯白開水,能很好的稀釋胃液,達到酸鹼平衡,自然就不會影響消化了。

  2、溫性食物最養胃

  溫性食物有強身益氣,滋補腸胃的作用。太過熱性的食物會造成肝火、胃火旺盛,適得其反;過寒性的食物易造成腹瀉、腸胃炎等疾病,因此養胃需吃溫性食物,例如:牛肉、瘦肉、魚肉、龍眼、荔枝、石榴、大豆、牛奶等。

  3、三頓要定時定量

  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並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範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

  4、擦小腹

  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肚臍兩側旁開2寸為天樞穴,這個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積食、嘔吐、腹瀉、便祕等。

  5、喝桂花茶

  古人認為桂花為百藥之長,可以“散冷氣”。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慾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用桂花、紅茶做成桂花茶,有暖胃的功效,適宜冬天飲用。可以取7—10朵桂花,1—2克紅茶,用開水泡開,沒有糖尿病的人可根據自己口味新增少許紅糖,代茶飲。連續飲用7—14天,對冬季暖胃有很好效果。

  6、控制酒量

  少量飲酒能刺激胃腸蠕動,以利消化,亦可暢通血脈,振奮精神,消除疲勞,除風散寒。但過量飲酒,害處很多。李時珍曾言:“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津,生痰動火……”。飲酒過量,脾胃必受其害,輕則腹脹不消,不思飲食,重則嘔吐不止。老年人酗酒或長期大量飲烈性酒,更易導致腦出血、胃出血或肝壞死而損壽。

  7、平心靜養

  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8、不能吃得過快

 

  冬天吃飯的速度一定要慢。如果剛從室外回來,不要馬上吃飯,可以先喝點溫水,過10—15分鐘後再進餐。每頓飯的進食時間至少在25分鐘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時間。冬天吃飯,最好先吃點主食,再吃菜肉、喝湯,這樣有利於刺激唾液分泌澱粉酶,增強胃的消化能力,還能保護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