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小貼士

  夏季天氣炎熱,人稍不注意就會引起中暑。所以夏季養生的首要工作就是學會防暑降溫。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之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晒霜。

  2、之補充水和飲料

  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3、之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4、之飲食不宜清淡

  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5、之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溼熱,而溼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髮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溼,無異於火上澆油。

  6、之出門做好防晒

  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晒霜。

  夏季防暑降溫的飲品

  1、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西瓜翠衣湯。西瓜洗淨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鐘,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淨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夏季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1、健脾除溼:溼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溼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溼及淡滲利溼之品,如藿香、佩蘭等。

  2、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 酸角、薄荷、金銀花、連翹等來祛暑。

  3、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4、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鍼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