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臨床應用

  土茯苓,利溼去熱,能入絡,搜剔溼熱之蘊毒。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起來看一看吧。

  

  1、防治鉤端螺旋體病

  預防:每日1兩,1次或2次煎服,每週連服3日,共服5周。2000餘人服藥結果表明,服藥組與未服藥組發病率之比為 1:5.58。治療:土茯苓100克***病情重而體質較好者可用至5兩***,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

  同時可根據病情辨證加減;對高熱、重症者給葡萄糖液及維生素丙,個別有出血傾向者加用激素。治療18例均愈,16例於服藥2~3劑、3例於服藥4~5劑後症狀消失。平均住院時間3.6天。或用土茯苓4 兩,地榆、青蒿、白茅根各50克煎服。每日1~3劑,熱退後每日1劑,4次分服。同時配合對症處理,如鎮靜、止血、補液等。治療14例,失敗4例。其中血培養陽性者9例,5例治癒,4例失敗。治癒病例體溫降至正常時間在1~7日內,主要症狀隨體溫下降而逐漸減輕或消失,大部分病人頭痛、身痛、球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血痰等均於1~2天內消失。治療中少數病例出現噁心、嘔吐等反應。

  2、治療梅毒

  土茯苓據早年臨床觀察報告,以土茯苓為主,配合銀花、甘草,或配合蒼耳子、白蘚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馬齒莧、甘草。煎服。 治療現症梅毒及隱性梅毒,其血清陰轉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現症梅毒的治癒率為50%左右。對晚期麻痺性痴呆,不僅腦脊液康、華氏反應轉陰,而且精神症狀亦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對於小兒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芩75~100克,水煎,2~3次分服,以10~20天為一療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100~400克的,療程有長達2個月的。

  3、治麻疹

  預防用100%煎液內服,3歲以下每日30~50毫升,3~6歲50~60毫升,分3次服,連服3日。或製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劑量亦可作為治療之用。

  4、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每日用200~400克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腸,7天為一療程。

  5、治療急慢性腎炎

  每日150克,水煎,分3次服。退腫作用較好,服後,小便增加。亦有用於治療腎盂腎炎、腎結核的報道。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除溼,解毒,通利關節。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兩、皁角子七個,煎水代茶飲。

  2、骨攣癰漏***筋骨疼痛,潰爛成癰,積年累月,終身成為廢疾***。用土茯苓一兩,有熱加黃苓、黃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加四物湯,煎水代茶飲。

  3、瘰癧潰爛。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吃下。多吃為好。

  土茯苓的治病驗方

  1、治療急慢性腎炎,腎結核:土茯苓150g,水煎分三回服,每天一劑。可抗炎利尿。

  2、治療急性睪丸炎:鮮土茯苓120g,去須,洗乾淨,切片,加入清水500ml,煎沸後穩火再煎20分鐘,去渣。每天一劑,分三回吃飯前溫服。治療的時候忌茶和辛辣油膩之物。通常3至8日可治好。

  3、治療銀屑病:土茯苓60g,研成粗末,包煎。每天l劑,分兩回服完,15劑為一個療程。

  4、治療肺膿瘍:土茯苓150g,水煎,分兩回服,每天一劑。可清肺排膿。

  5、治療蟯蟲病:檳榔,土茯苓各30至60g,百部30g。把檳榔和土茯苓水煎後空肚子服用,每天一劑。接下來將百部水煎,外洗肛門,每天兩回。

  6、治療丹毒:土茯苓,野菊花各30g。把兩者放進鍋裡並且放入適量的涼水浸泡片刻,煎兩回後取藥汁,於一天內分兩回服完,每天一劑。

  7、梅毒:土茯苓160g,瘦豬肉100g,加水煮湯。具有除溼解毒,通利關節的功效,比較適用於梅毒或者因梅毒服汞劑而致肢體拘攣者。

  土茯苓的吃法

  綠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綠豆50克,紅糖適量。藥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溼熱,解毒涼血。

  做法:綠豆洗淨,土茯苓洗淨,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紅糖,再煮片刻湯成,可飲食。

  說明:綠豆有解毒清熱作用,加土茯苓祛溼利水,使癤瘡加速愈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