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養生飲食有哪些細節

  春末夏初季氣候多變,多發傳染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飲食上留心。?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春末夏初養生飲食的相關細節吧。

  春末夏初養生飲食的細節

  1.攝取足夠無機鹽和維生素

  在春季,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小白菜、西紅柿、油菜等蔬菜,檸檬、蘋果等新鮮水果,可以抗病毒。同時,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莧菜,具有保護上吸吸道黏膜及增強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的功效。而食用如芝麻、菜花等富含維生素E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2.多吃還原食物,少吃氧化食物

  氧化食物是指那些富含過氧化脂類化合物的食物,油炸類食品、方便麵、漢堡包等為其代表,高熱量含油食品、肥肉和果汁等等。這些食物可以在人體內發生氧化反應,對腦血管壁的正常分子結構造成損害,使腦血管變窄,對血液流動造成影響,對大腦的生理活動產生不良刺激,造成思維遲鈍。

  還原食物就是含胡蘿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可阻止腦血管壁的氧化反應進行,或使已經發生的氧化反應“還原”,進而可以保證腦血管通暢,大腦供血充足,可以保持清醒、活躍。

  3.食用清淡食物

  春季的肝火是最旺的時期,因此,春季養生要特別注重養肝、護肝。肝火旺會對脾造成影響,就會造成脾胃虛弱病症的出現。因此,春季飲食適宜選擇性溫之品,少食酸澀食品。在飲食口味,可以選用清淡可口的,少食油膩及刺激性食物。

  4.多食“生”少食“熟”

  由於在製作熟肉製品過程中,要新增亞硝酸鹽,進而防腐,使食品保鮮。但是,亞硝酸鹽一旦進入人體,就可分解成具有強烈致癌作用的物質亞硝胺,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5.增甘少酸

  在春季裡,肝的疏洩功處於一個最旺盛的時節,因此,要吃一些會抑制肝氣的生髮的食物,如一些酸味食品,可以收斂收攝,對抑制肝氣有著很好的作用。同時,在春季宜吃性味平和的食物,如紅棗,具有健脾胃的功效,還可以滋陰補血。山藥也是春季飲食養生之佳品,可以健脾益氣、補腎固精。

  春末夏初養生的小常識

  1、春捂防寒應有度

  春捂是防春寒的有效措施,適度春捂是保養人體陽氣的科學方法。尤其是清晨與夜晚,穿衣蓋被應該偏多偏厚一些,重點是捂身體下部。保養陽氣能增強抵抗力,避免寒邪入侵,有效防止多種傳染性疾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人更需防寒、保暖、壯陽氣,以預防中風或心肌梗塞的發生。但是,春捂也應該有度,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超過15℃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誘發春火的產生。

  2、運動勿大汗

  春末夏初是運動的最佳時節。遵循“勿大汗,以養髒氣”的原則,找個湖畔園林做些戶外活動,以養陽強體。最好在醒來後,搓熱雙手,做做簡單的面部按摩,叩齒,拉耳、拉伸一下四肢,這也是非常必要的晨練,可幫助火氣的消散。長期堅持還會有耳聰目明,面色紅潤的效果。

  3、小心脾胃受損

  養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此外,新鮮蔬菜水果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食物中,清熱利溼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而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最好不要急著吃,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少吃或不吃。

  4、多喝水排毒,養護肝臟

  人體很多毒素都是通過水分的排出同時一起排出體內。而初春寒冷乾燥身體更需要大量地補充水分。其實,多喝水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補充體液,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5、飲食清淡,宜甘甜忌辛辣

  天氣一轉熱,人的胃酸分泌減少,一旦喝水多的話都將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所以中醫養生都會建議飲食宜清淡一些。還應該多吃一點營養豐富、清淡的食物。不要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平時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少食辛辣帶刺激性的食品。還可以多吃些清淡爽口易消化的食物,如綠豆、扁豆、絲瓜、薏苡仁、冬瓜、蓮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對於“溼氣”較重的朋友,不妨喝點扁豆粥,薏苡仁粥祛溼氣。

  6、按時休息,讓你的肝臟排毒更暢通

  網上聊天、沒完沒了地看熱播劇、把工作帶回家,別人晚上12點睡覺你都覺得早,號稱這個點兒是你一天生活的真正開始。你夠強,但就怕你不能永遠地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