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種球的養殖方法介紹

  百合花種球是用各種繁殖材料先培養成50~100g的小鱗莖,所需年數因採用的繁殖器官不同而異。那百合花種球怎麼養殖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百合種球的五種栽培方法

  一、小鱗莖培育法

  此法適用於產生小鱗莖的品種,如天香百合品種等。秋季挖取可供食用的大鱗莖時,收集土中的小鱗莖,按珠芽培育法播種,因小鱗莖比珠芽大,故播種距離應比播珠芽稍大一些,經1年培育,大部分小鱗莖可達到種球標準,較小的鱗莖可繼續培育。

  二、珠芽培育法

  此法適用於產生珠芽的品種,如卷丹品種等。夏季採收成熟的珠芽,9月下旬~10月上旬,按行距12~15cm開4cm深的播種溝,溝內每4~6cm播珠芽1枚,播後覆土3cm左右。地凍前培土覆草蓋膜,以利安全越冬。第2年春季出苗時揭除覆蓋的草和膜,中耕除草,適當追肥澆水,促使秧苗旺盛生長。待到秋季地上部枯萎後挖取小鱗莖,然後按行距30cm、株距9~12cm播種,覆土厚約6cm,按上一年管理方法,再培育1年,秋季可收穫達到標準大小的種球,部分未達標小鱗莖可繼續培育。

  三、鱗片扦插培育法

  秋季或春季從充分成熟的鱗莖上選取發育良好的鱗片,用利刀將鱗片自基部切下,先在500倍苯菌靈溶液中浸30min殺菌,取出晾乾後插播到沙壤土的苗床中。插鱗片時基部向下,入土深度達鱗片的1/2~2/3,片距4~5cm。插後立即遮蔭,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持水量75%,但床土不可過溼,以防鱗片腐爛。一般插後經15~20天,從鱗片下端的切口處長出1~2個胚球,以後生根長葉,適時追肥澆水,促進生長。秋季可形成玉米粒大小的小鱗莖,挖取後照珠芽培育法再播種培育一年能達到種球標準。

  四、芯子培育法

  此法適用於獨頭鱗莖品種。秋季採收百合時進行嚴格選擇,淘汰病合、弱合和肉色異樣的百合,選取發育良好的,剝去鱗莖中外層鱗片用於上市或加工,將剩下拇指粗的百合芯子與根盤作種球,在苗床培育1年,即可達到種球標準。

  五、種子培育法

  此法適用於能開花結實而產生種子的品種,如卷丹、山丹等品種。秋季採得成熟的種子,隨即播入苗床土中。苗床土用中層菜園土4份加充分腐熟細碎的堆肥4份加細沙2份混合拌勻,平鋪於苗床,厚約10cm。種子撒播後蓋細土3cm,再覆草蓋膜。選擇秋季播種方式,種子可在冬季先發根,翌春出苗早且生長快,切記不要拖到第2年春季播種,否則出苗很遲且發芽率低。春季出苗後揭去膜和草,進行間苗,以後勤中耕除草,適時追肥,促進生長。等到秋季採收的鱗莖很小,須繼續培育4~5年方可作為種球。

  百合花種球的病蟲害防治

  ***1***青黴病

  症狀:

  貯藏期間,在鱗片腐爛斑點上長出白色的斑點,然後會長出絨毛狀的綠蘭色的斑塊。被侵染後,甚至在-2℃的低溫時,腐爛也會逐步增加。病菌將最終侵入鱗莖的基盤,使鱗莖失去價值或使植株生長遲緩。雖然受感染的鱗莖看起來不健康,但只要鱗莖基盤完整,那麼在栽種期間植株的生長將不會受到影響。種植後,侵染不會轉移到莖杆上,也不從土壤中侵染植株。

  防治:

  將種球貯藏在所推薦的最低溫度;不要種植那些基盤已被侵害的鱗莖:感病的種球種前必須用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等殺菌劑水溶液浸泡30分鐘,然後定植。定植後,保持適宜的土壤溫度。

  ***1***青黴病

  症狀:

  貯藏期間,在鱗片腐爛斑點上長出白色的斑點,然後會長出絨毛狀的綠蘭色的斑塊。被侵染後,甚至在-2℃的低溫時,腐爛也會逐步增加。病菌將最終侵入鱗莖的基盤,使鱗莖失去價值或使植株生長遲緩。雖然受感染的鱗莖看起來不健康,但只要鱗莖基盤完整,那麼在栽種期間植株的生長將不會受到影響。種植後,侵染不會轉移到莖杆上,也不從土壤中侵染植株。

  防治:

  將種球貯藏在所推薦的最低溫度;不要種植那些基盤已被侵害的鱗莖:感病的種球種前必須用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等殺菌劑水溶液浸泡30分鐘,然後定植。定植後,保持適宜的土壤溫度。

  ***3***絲核菌

  症狀:

  如果感染輕微的話,只危害土壤中的葉片和幼芽下部的綠葉,葉片上出現下陷的淡褐色的斑點。一般來說,雖然植株的生長受一些影響,但仍能繼續生長。感染嚴重的植株,它的上部生長受到妨礙,地下部分白色葉片以及地上部最基部的那些葉片將會腐爛或萎蔫而落去,只在莖上留下褐色的疤痕:

  防治:

  用土壤消毒劑消毒已被懷疑感染的土壤。消毒後必須保證土壤不再受感染;如果前茬作物已表現受感染,就不能施用一般的土壤消毒劑,那麼在種植前用防治絲核菌的藥劑預先處理土壤***完全滲入土壤10cm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