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五臟養生小知識

  盛夏餘炎未消、酷暑不減,立秋飛速而至。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疲倦、乏力,情緒倦怠等,那麼立秋如何養生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立秋五臟養生知識

  中醫曰:五臟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立秋時節,苦夏帶來的食慾不振、過食冷飲過後,人們的胃口漸開,開始放縱一切進食補品,令每個人五臟六腑的壓力同時激增。KK肝炎秋季高發

  研究發現,一年中,慢性肝病併發感染的發生率有兩個高峰,多發生在每年的3-4月份和10-12月份,而秋季的這個高峰比春季的高峰持續時間更長,復發的病人數量也更多。

  專家說,立秋後天氣變化不定,各種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等多種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發病高峰也在秋季。因此在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下,很容易併發感染或重疊感染上這些疾病,而使原有的肝病加重。調查顯示,約有47%的慢性乙肝患者因併發各種感染而致使原有的肝病加重。專家提醒說,秋季容易誘發慢性肝炎,也容易讓一些常見的肝病復發,那麼在這段時間就要特別留意身體的不適反應。例如:食慾不振、易怒、發燒、關節痠痛,還伴隨著尿液呈茶色、右上腹部疼痛、面板出現蜘蛛痣等。尤其要注意倦怠感,因為肝具有合成、貯存、分泌、解毒、防禦和造血等多項功能,是人體的生化中心,所以肝受損在身體上的第一反應就是疲憊。但疲憊在一般人的習慣當中,又常被認為是生活作息不正常、或是工作太累引起的毛病,尤其是上班族要特別注意這種情況。

  脾虛常見

  在漫長的酷熱夏季,職場一族整日在辦公室吹空調,而且各種蔬菜、水果、飲料等凡是***的食物統統扔進冰箱內冰鮮一番,追求從內到外的清涼。外出就餐又時常是冰鎮扎啤就著翻滾的火鍋,一冷一熱的強烈刺激下,脾臟功能早已虛弱不堪。再加上立秋後,免不了出現的氣溫高、溼度大的天氣,引發脾虛的情況。中醫認為溼氣通於脾,如溼邪困脾,就會減弱脾的運化功能。據瞭解,中醫脾虛證包括嘔吐、洩瀉、水腫、出血等,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證。此外,脾還有統攝血液的作用,並且與女性生殖功能密切相關。引起脾虛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吃,二是思,三是休息不當。現代職場一族由於飲食不規律、睡眠不足、心智焦慮,極易引起脾胃失調。

  肺燥症狀多變

  據中研名醫堂專家王肅季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中醫講的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中醫的養生觀。如果人體違逆了秋季收斂之氣,就要傷害肺氣。秋季傷害了肺氣,到了冬季,就要發生飧洩的病變,這是因為人在秋季養“收氣”不足,到冬季奉養“藏氣”力量不夠的緣故。專家解釋說,秋天在五行屬金,在五臟屬肺,外界燥邪傷肺多發生在秋季,故又稱秋燥。肺燥據其成因分外燥與內燥兩類。同時,根據外感時令燥邪的性質不同,即感受秋涼燥氣或秋天亢旱燥氣不同,外燥又可分為涼燥及溫燥。秋天肺受傷易得咳喘之病。據統計,秋天是感冒、哮喘、氣管炎和肺炎的高發期。秋季一早一晚天氣較涼,抵抗力較弱的人,易受涼患感冒,長期不愈,很容易轉為肺炎。

  胃病秋寒好犯

  隨著夏秋季節交替,早晚天氣涼爽了不少,許久不見的“老胃病”又來赴約了,北京市各大醫院接診的胃病患者日趨增多。在“老胃病”病人中,有相當多的人屬於胃潰瘍。胃潰瘍的特點之一就是病程長,反覆發作中上腹疼痛且常呈週期性,持續數日、數週或數月,可有一段時間緩解後再復發。同時一年四季均可復發,但多在季節交替之時。專家指出,寒冷可刺激人體,導致胃酸分泌增加,導致胃病復發,統計表明,潰瘍病合併上消化道出血的好發時間為10、11、12月份。對此專家提醒,秋天是易發作胃病的時節,天氣涼爽後不可趁胃口大開飲食無忌,秋季進補一定要有節制,不能上來就大魚大肉,可以適當在飲食中逐漸增加肉類的比重,但首先要讓腸胃適應。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

  立秋飲食推薦

  1、蘋果: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現代醫學認為,蘋果還能預防和消除疲勞,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並使之排出體外。食入過量鹽分時,可吃蘋果來幫助排除,所以吃蘋果或飲蘋果汁對高血壓患者有益。

  2、葡萄:性味甘、酸,鮮食酸甜適口,生津止渴,開胃消食,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瀉。

  適宜立秋的運動

  立秋時節,幾場秋雨,氣溫大大下降,此時,這種涼爽舒怡的天氣正是鍛鍊身體的黃金季節。俗話說:食補不如鍛鍊,運動永遠是瘦身的不二法則。

  爬山

  爬山可以促進毛細血管功能,使感覺全身舒爽通暢;爬山可以明顯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進的速度、耐力,身體的協調平衡能力等身體素質,加強心、肺功能,增強抗病能力;爬山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迴圈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於氣候的獨特,氣象要素的變化對人體生理機能還有些特殊的益處。

  秋季爬山,溫度變化比較大,這對人體健康本身是有益處的: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當然,爬山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慢跑

  慢跑是一項很理想的秋季運動專案,跑速自定,跑程不限,能增強血液迴圈,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瘦身。它作為一項投資少而回報多的休閒活動,深受人們喜愛。慢跑運動幾乎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夠簡單,夠吸引眼球,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慢跑。

  現代人們經常處在汙濁的空氣中、空調房等密閉空間內,就會感到精神疲憊、四肢無力,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應多到戶外去活動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秋高氣爽正是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鍛鍊的大好時機。一天之中,人們如果有1—2個小時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其中抽出40分鐘左右進行慢跑,不僅會少染疾病,體質也會增強,精力也會日益充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