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於骨頭癒合的食物

  骨折了,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病人吃什麼好得快?骨折病人又不宜吃什麼呢?骨折後的吃喝還是挺有講究的。下面小編告訴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

  

  一、可食用昆蟲

  骨折、手術之後的病人,身體會變得很虛弱,臉色蒼白、乏力、沒精神,難以恢復正常生活。其實主要原因就是蛋白質流失嚴重,營養不良、身體免疫力低下所致。科學家發現,儘管昆蟲生活在潮溼、多菌的環境裡,身上攜帶著多達幾十種細菌、病毒,卻從來不生病。正是由於其體內含有一種神祕物質——昆蟲活性蛋白。昆蟲活性蛋白是一種從昆蟲體中提取出的蛋白質,是一種細胞免疫啟用蛋白,含有大量對人體有著特殊作用的物質,如抗菌肽、防禦素、外源性凝集素、低殼聚糖、氨基酸和數十種小分子蛋白,能增強細胞活力,強化細胞營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天然抗菌蛋白,被稱為“純天然免疫之王”。因此,骨折後多食用昆蟲,能全面補充營養、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機會。目前,常食用的昆蟲有豆青蟲、螞蚱、蠶蛹、蜜蜂幼蟲等。當然,如果您接受不了直接把昆蟲放進嘴裡,也可以直接到市場上去買昆蟲蛋白成品。昆蟲蛋白經高科技、純天然提取,營養成分和功效作用要更好一些。目前國內在昆蟲蛋白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品牌有康富瑞、FBI昆蟲活性蛋白等。

  二、田七

  專家指出讓骨頭儘快康復的方法是:先活血化瘀,在養氣補血。骨折後受傷部位一般都存在淤血,而淤血大多存在於骨折的斷裂處,這對於細微的骨細胞來說無疑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鴻溝,因此中醫有“淤不去則故不能生”“淤去新骨生”的說法,所以就會先活血化瘀。講到活血化淤,就不能不提到田七。一般首選中醫用田七活血化瘀,田七有止血散血、定痛、補血的作用。同時,服法不同,功效也迥異。田七分生田七和熟田七***熟田七是指炮製過後的田七,不是指煮熟的田七***。內服的話,生田七有散血、止血、止的作用,而熟熟田七有補氣、活血、去淤、生新的作用。外敷一般用生田七,它能使血管收縮,是治跌打刀傷的特效藥,在藥到血止的效果。患者可以用田七當歸燉鴿肉進行調理,其中田七用15克,當歸用5-10克,湯肉一同進食,每天一次連續7天,就可以起到較好的消腫散瘀功效。其中這裡用的是熟田七,有補氣活血祛瘀的功效,與當歸搭配有加強補血的作用,鴿子肉有補肝壯腎、益氣補血等功效,三者一起燉湯更易吸收。

  三、蝦米、蝦皮

  骨折後人體確實需要補鈣,不少人喜歡熬煮骨頭湯補鈣,但實際上骨頭湯裡的鈣含量微乎其微,且缺少具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所以,多喝骨頭湯並不能達到補鈣效果。另外,骨頭湯脂肪含量很高,對於需要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來說,反而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骨折病人想要補鈣,不妨多喝牛奶、羊奶,多吃蝦米等真正含鈣高的食品。蝦米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到幾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且其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另外蝦咪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老年人常食蝦皮,可預防自身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鬆症;老年人的飯菜裡放一些蝦皮,對提高食慾和增強體質都很有好處。

  四、雞蛋

  雞蛋是人類最好的營養來源之一,雞蛋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對人而言,雞蛋的蛋白質品質最佳來源。由於雞蛋的氨基酸模式與人體的相似,所以更利於人體易於吸收利用。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磷,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豐富;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共同食用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也很豐富。雞蛋中的營養物質對於骨折病人來說是具有很好的療效,可以補充多種營養物質,促進骨折的癒合。

  五、豬

  肝由於骨折的癒合需要鈣來促進骨骼的癒合,而維生素D是可以幫助腸道中鈣的吸收入血,因此補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有助於骨骼的生長髮育。維生素D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動物肝臟等食物。中醫稱豬肝具有:補肝明目,養血功效。豬肝含有豐富的鐵、磷,它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豬肝中富含蛋白質、卵磷脂和微量元素,有利於兒童的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豬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常吃豬肝,可逐漸消除眼科病症。據近代醫學研究發現,豬肝具有多種抗癌物質,如維生素c、硒等,而且肝臟還具有較強的抑癌能力和抗疲勞的特殊物質肝臟是貯存養料的器官,同時又是解毒器官,不斷髮揮其解毒作用,經肝臟代謝後,有毒物質和解毒產物可以隨膽汁的分泌而排出,體外,所以,正常的肝臟本身是無毒的,可以放心食用。

  但是由於動物肝臟的脂肪含量較高,不宜一次大量食用,適當的補充可以促進骨骼的癒合。

  此時患者從生理上及精神上對骨折後的境況有所適應,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緩解,瘀血腫脹大部分消失,食慾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飲食上應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骨頭骨折後注意事項

  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於長期臥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鍊和儘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臥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益處,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喝骨頭湯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多喝骨頭湯,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慾作用,適量食用有益。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區域性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在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慾。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4.忌不消化食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而活動限制,加上傷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祕,臥床病人更多見。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胃腸消化排便的食物。必要時服用通便藥物,如麻仁潤腸丸或通便靈。

  5.忌少飲水 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儘量少飲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祕結,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臥床骨折病人適當飲水。

  6.忌長期服中藥如三七片等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區域性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週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區域性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執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