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安全黑板報資料

  青少年違法犯罪正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普遍都是獨生子女的現代家庭,一個孩子寄託著幾個家庭的希望。下面就隨小編看看法制安全黑板報案例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哦。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

  警報一、曠課是孩子走下坡路的訊號

  案例:16歲的成成是體育學校學生,他對學習不是很感興趣,經常和朋友出入網咖和遊戲廳,逐漸發展到曠課逃學。5月的一天,他們在一家遊戲廳玩,由於沒有錢買遊戲幣,決定去“搶點錢”。這時,一個衣著光鮮的少年進入他們的視線,在討要

  不成後對其拳腳相加,最後將其衣兜裡的錢全部搶走。

  法官分析:曠課是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一種。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統計,在查獲的未成年犯中,一般在10到12歲即染有各種不良行為,13到14歲走上犯罪道路,14到17歲出現違法犯罪的高峰。儘管學生曠課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一些學生養成不良習慣,形成嚴重不良行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往往都從曠 課開始。曠課是學生走下坡路的重要訊號,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解決孩子曠課、逃學問題應當是家、校共同配合。家長應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要跟學習好的學生“結對子”;第三要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絡。對於因受不良分子引誘、脅迫所致的曠課、逃學,家長則應及時與校方、治安機構聯絡,採取有效的措施。

  警報二、夜不歸宿往往使孩子處於危險境地

  案例:因為和大聲斥責自己的父母爭論了幾句,16歲的小朱一氣之下,悶頭衝出家門,整晚沒回家。一週後,警察找上門來,小朱在夜不歸宿的那天搶劫了6名學生。原來,小朱離家出走之後在網咖裡通宵上網,但又沒有錢,於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學。

  法官分析:不少例子表明,沒有確切原因的夜不歸宿,是臨近或正在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徵兆之一。據調查,在100個未成年犯中,絕大多數犯罪行為是利用夜晚的時間完成的,而且不少違法行為實施後,他們都沒回家。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經驗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並夜不歸宿,一旦發生問題,由於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監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