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掃烈士墓作文最新

  清明也是我國的24節氣之一。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大家都要去緬懷祖先和英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祭掃烈士墓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祭掃烈士墓作文1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佔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走進烈士陵園,那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土山上的小涼亭隱約可見,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有小魚游出水面嬉戲……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於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原來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彷彿來到了六十年前的衛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讓子孫後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戰場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溼潤了,我們也浸滿了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園中還有很多遊人,有老人、小孩、學生,他們或看書,或散步,或聊天,和諧安逸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我想,現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嗎?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嗎?

  走出陵園,我耳邊迴盪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屍還。”

  我們作為一名中小學生,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更好地緬懷烈士,告慰先輩

  清明祭掃烈士墓作文2

  綜合實踐活動,我們四年級全體學生去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

  我們上了山,往後看是雄偉的錢塘江大橋。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大石像,刻的是蔡永祥叔叔懷抱大圓木,衝出鐵軌的那一瞬間。當年蔡永祥叔叔是保衛錢塘江大橋的戰士。有一天,蔡永祥叔叔在值勤時,突然發現鐵軌上橫著一根大圓木,此時火車卻越來越近,蔡永祥叔叔奮不顧身地衝上前去,抱起大圓木,衝出鐵軌。這時,火車呼嘯而過……大橋保住了,火車保住了,可年輕的蔡永祥叔叔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我們在雕塑前默哀三分鐘。我心想:蔡永祥叔叔如果您還在世,我一定要感謝您!我們排著隊,懷著沉痛的心情把自己做的小白花放在蔡永祥叔叔的腳邊。這時,我又想:蔡永祥叔叔,您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得好嗎?我祝您平安!

  我們又前往“杭州市見義勇為者紀念館”。

  “杭州市見義勇為者紀念館”分三類:一類是與歹徒搏鬥而犧牲的;另一類是為了救出被困者而犧牲的;還有一類是為了保護公共財產而犧牲的。我記憶最深的是方平。方平為了救一位不幸落入三米深水的八歲兒童而犧牲的。方平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年僅十一歲。

  今天我知道了許多烈士,也增長了知識,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活動。

  清明祭掃烈士墓作文3

  一

  沾溼了水的牛皮鞭,一雙怒瞪的眼,他,喝令著。眼前,佝僂的身子,渾濁的汗,火紅的鞭印和粗糙的皮,他們揹負著。為了眼前錯綜複雜的迷宮般的帝王陵寢,他們只能頭頂徭役千斤的重量,背扛著石料那萬噸的負荷,拖著沉重的步子,然後捱到陵墓完工。不知哪天,帝皇駕崩的訊息風一般的傳開了。轉眼,舉國上下,大地映上了人影火光,身穿白衣的臣子們,手舉火把的一兵一卒,齊聚在皇宮口,此刻,龍體已經做了防腐處理,穿上一件玉片縫製的甲冑,龍袍,龍冠,玉衣,玉枕,密封在一層比一層奪目的漆金棺槨,堆成金山的陪葬品,送入地下皇宮般的陵墓。巨石一層一層疊起,石門一扇一扇密閉,讓皇帝和那些奇珍異寶一同塵封。來年清明節,又是盛大的祭祀活動,殺豬宰牛,俯身稽首,躍動的火焰下,向上蒼及祖先頂禮膜拜,吟誦起佛經,響徹天際,道盡世上莊嚴肅穆。可多年之後,朝代更換,便少有人跡,甚至無人問津,這裡漸漸沉淪,直到沒為一頂荒冢。

  二

  一片綠意肆意蔓延的山坡,從山腳到山腰,隱蔽的林中,一座座雜草叢生的墳頭。明亮的綠葉被風帶到巨大的藍色蒼穹之下和著墳包上沾溼的花瓣飛舞,然後又吹回土壤。殘留的夜啼從很遠的地方傳來,這黑夜中墓地裡閃爍的鬼火,懾人的恐懼又暈染出幽靜和慘白,轉而又是一個良辰吉日,兩個壯漢,一口棺材,聲勢浩大的一群奔喪者,黑髮縞衣,或掩面啜泣,或仰首號啕,一路遍撒紙錢,粗糙的質感與天空摩挲,最終滲入泥土裡。來到山坡上,挖坑,放棺材,填土,守靈,寒冷的北風直吹。人們生起篝火,待上一晚,確認亡靈升上了天空,才緩慢地散去,一週過去,青草大片大片地生長鋪上土包。一月過去,堆砌的石塊風吹雨打,褪去了顏色。一年過去,清明節,攜一把柳枝,捧一束白花,帶一籃祭品,重回那個沉默的山坡,慰藉已去的靈魂。可不曾想到,那紅燭的些許火苗,竟肆虐了整個山坡,火焰囂張地嘶鳴,在風的助長下,轉眼,山坡已燃成了灰燼。

  三

  時間再推前一些,推進一些。觸控到更近一些的歷史的紋路。這一天,又是清明節,不再有隨性的墳地,而是政府劃地,單位公司承包修建的陵園。編了號的墓碑棋盤狀地分佈在每個區域。好久沒有人來了,每個墓前的一缽泥土早已板結。終於,陵園大門口,一輛黑色的轎車從遠方駛來,鑽出一家三口,男的拎著一袋天國人民銀行的一千億冥幣,女的抱著紙糊的別墅和跑車,小孩提著一包珠寶金銀,很是氣派,到了墓前卻笨拙而生疏地想方設法剝開香燭的塑料皮,他們在大門口和墓之間跑來跑去,滿頭大汗地拿來小鏟和火柴。男人無意中望了墓碑上積滿了灰塵和蜘蛛網的遺像和碑文一眼,卻面無表情的低頭,繼續沉默地燒著紙錢,嘴裡還嘮叨著,期盼著九泉之下的親人會保佑自己及家人,臨走之前,竟也沒有回望一眼,只留給陵園一個背影……

  曾經巨大的陵寢,曾經幽荒的墓地,現已變成整齊莊嚴的陵園。

  曾經浩大的送殯人陣,曾經祭祀的來往頻繁,現在成了幾年一次的過場。

  曾經繁雜的祭祀儀式,曾經樸素的深情悼念,現在成了火燒紙模的房屋和電器的場面。一切的變遷,是封建迷信的瓦解?還是21世紀的不屑?

  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又過去了,清明節又要來了……

  他們需要一種樸素的誠摯,而不是誇張的奢華。

  他們需要一種文明的告慰,而不是粗劣的損毀。

  他們需要一眼深情的緬懷,而不是麻木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