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簡單好看的春節手抄報資料

  歡聲笑語透著和諧和吉祥,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春節手抄報是春節別緻的祝福,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歡度春節作文及春節倒貼福字的傳說,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關於簡單好看的春節手抄報內容

   歡度春節作文

  過春節也就是過年。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來臨了,大年二十九日早上五點,爸爸媽媽把我從睡夢中揪起來,我洗完臉,匆忙的吃了一點早飯,爸爸媽媽帶著我提著行李往車站趕去,乘車去外婆家過年。經過一天的奔波,終於來到了外婆家,外婆見了我們非常高興。

  除夕的早上,大家都忙著貼對聯,掛燈籠,好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早上外婆搞了一盆漿糊,我和爸爸忙的貼了起來,我在牆上塗漿糊,爸爸在牆上貼對聯,上聯是:一帆風順吉星到下聯是:萬事如意福臨門橫批:財源廣進。最後,爸爸站在椅子上把幾個紅燈籠掛了起來。

  到了傍晚,吃年夜飯了,外婆把一桌非常豐富的飯菜端了上來,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了起來,吃完後,大人們都給我了壓歲錢,我非常高興。之後,我們一家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不知不覺的到了晚上八點,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裡面有相聲,歌舞,和小品……好看極了。零點的鐘聲即將敲響時,電視裡全國人民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十,九,八……”外面已經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我們也不例外,也在門口放了起來。外面的煙花五顏六色,漂亮極了!

  正月初一,我穿上了新衣服,爸爸媽媽帶著我,提著禮品去給長輩拜年,每到一處,我都會收到一個紅包,還能吃到各家的美味佳餚,還有好吃的糖果。

  過年真好,我喜歡過年。

  

  春節倒貼福字的傳說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尚。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懷孕後的房事"福"字,無論是現在照舊過去,都依靠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福。民間為了更充分地表現這種嚮往和祝福,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

  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滅口。好心的馬王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王后的意旨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全家抄斬。馬王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懂得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巨禍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終於消除開。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王后。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類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講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發售。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屋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尚。按民間的講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依靠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類用具,拆洗褥子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通亮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