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天門洞有哪些旅遊景觀

  天門洞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自然是旅遊聖地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挑選的張家界天門洞旅遊景觀 ,希望大家喜歡!供你參考和閱讀!

  張家界天門洞旅遊景觀

  自然景觀

  1700多年來,這一道奇絕天下的勝景吸引著無數的探訪者趨之若鶩。特別是在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在全球引發了轟動效應,收看現場直播的觀眾達到8億之多。

  或遇有陽光明媚的清晨或傍晚時分,站在天門洞外雲天相接處偶爾會出現仙界奇觀,只見七彩霞光穿洞而出,紫氣沖天,環繞峰嵐,猶如佛光普照大地,吉祥降臨人間。“玄古之時,有土人見霞光自雲夢出,紫氣騰繞,盈於洞開,溢於天合,以為祥瑞,肅而伏地以拜之。”這是有關於天門霞光的具體景象描述。更有傳說這樣記載,七八十年前,站在張家界市區河邊的南碼頭可以清晰地看見雄奇壯觀的天門洞,而今天,在原地只能舉目見山而不見洞了,欲觀望這一勝景則要到四公里之外的大庸橋,這就是天門六迷之一的“天門轉向”之迷,它為天門洞蒙上了一層神祕的光環和色彩。

  還有奇者,天門洞內一年四季總是雨珠滿空飄灑,這就是傳說中的天門洞“梅花雨”。這雨點清涼甘甜,是吉祥的象徵,相傳誰要是用口接到四十八滴梅花雨,就能變成神仙。

  風景明珠張家界之南30公里處,張家界永定區南效8公里處,有一座海拔1518米的高山聳峙,叫天門山。它比南嶽衡山222.8米,是一座凌空屹立的臺地形孤山,素有武陵之魂雅號。山頂平橫,面積1平方公里,在山的東部海拔1265米的懸巖絕壁之上,有一自然形成的,貫通南北穿山而過的巨型溶洞,高132米、寬37米、深30米,炫朗如門,天門山由此而得名。

  公元263年即三國吳永安永安六年時,吳王孫休見其高峻雄偉,巍峨壯觀,便將武陵郡分置天門郡,從此天門冊名傳遐邇,譽貫古今。天門洞周圍簇湧著丹灶,老僧、玉壺、玉堂、金匱、筆架、、箭桿、漆圓、弩牙、猿點、天姥、負兒、簸箕、雞籠、高遠等16座山峰,其間又鑲嵌著雷、電、風、雲、泥、蛇、龜、祖師、玉皇、鬼谷、果老、玄天、合山、求兒、鐘鼓、老龍等16洞府,幽默盤亙,使得天門山在雄偉之中又增添了神奇和秀麗。流水清洌的澧河為天門山頻映倒影,寬廣低平的田疇為其鋪就如茵綠毯,繁茂的森林裝點著山基和山頂,淡雲薄霧為她峨冠霞佩,朝暉夕照為她斜染紅裝。隨著四季的更替,她春茵夏碧秋金冬縞,呈現出無窮的變幻。天門山生態系統給天門洞的神奇增添了新的魅力。

  據說,天門洞開景區的有上天梯。有著九百九十九級臺階的上天梯!

  張家界天門洞五奇

  一奇

  雄偉高大。清人王子睿詩曰:“推得石門開,去天才五尺”。天門洞高131.1米,寬30米,深37米,可容納300人,可修建一董16層高的樓房。清代一 知縣李瑾站在永定衛城的上觀望,只見“巖竇半吞清夜月,山阿常宿隔霄雲”。此時的天門洞,把月亮吞去了一半。

  二奇

  空曠而明朗,洞門前後的山峰,都很低,惟有此山獨尊。一洞空明,除悠悠白雲,就是融融藍天,一塵不染。所以給1999年的飛機穿越此洞提供了絕好的條件。

  三奇

  梅花雨天天下。未到過天門洞的人,誰會相信洞頂石壁上,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滴滴嗒嗒,降落“梅花雨”,據說,只要張口接得四十八滴,就可以成仙。這裡的梅花雨是哪裡來的?這是個謎。引來了不少文人和科學家去探究。

  四奇

  洞頂蒼竹倒掛。洞頂南簷,長滿了蒼翠而不高大的綠竹,根如虯龍,葉似柳簇,一排排下垂如簾,隨風而嘯,俗稱龍竹。明代詩人張養浩有詩讚之:“山展野屏垂地遠,風揮天帚掃雲空”。

  五奇

  風雲變幻。天門洞口,晴天微雲淡抹,薄霧閒繞,倒也無事,若逢陰雨天氣,雲狂霧怒,翻江倒海,拍擊石壁,悉悉有聲,冷風朝天吹,嗚嗚怪叫,似有龍騰蛟舞,令人毛髮倒豎。若逢初霽,雲霧密封,天門藏身隱行,連方位都無法測定。清代當地奇才覃金甌將它與潭口紅日的壯觀並列而題聯曰:“潭口有缺紅日補,天門無鎖白雲封”。

  天門山門票多少錢

  優惠票:

  ①對身高不足1.3米的兒童實行免票。

  ②對身高1.2~1.5米的未成年人,身高1.5米以上24週歲以下的全日制學生***憑身份證和學生證***,60~70歲的老年人***憑身份證***,持有民政部門頒發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的人員,均憑有效證件可享受優惠票價。

  ③對持軍官證和士兵證的現役軍人、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憑有效證件可享受優惠票價。

  ④對70週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執行100元/人次的優惠。

  特別提示:景區門票有效期為一天,僅限購票者本人當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