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危害

  最近有寶媽在後臺留言:“寶寶貧血怎麼辦?”,對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貧血可能影響智力發育,造成學習障礙,需要特別重視。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貧血會導致頭痛、頭暈、失眠等不適。貧血時,血液的攜氧能力下降、血容量也下降,會出現一些神經系統症狀,如頭暈、耳鳴、頭痛、失眠、多夢、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除此之外,還有面板蒼白、心率加快、消化不良、匙狀甲、毛髮乾燥等症狀。

  貧血的原因有哪些

  1、失血

  失血是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鐵性貧血。由於外傷或疾病過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機制缺陷,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貧血稱為急性失血性貧血。

  ①嚴重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崩***。

  ②宮外孕、前置胎盤或分娩時的各種婦產科大出血。

  ④性交創傷大出血。

  ④支氣管擴張或肺腫瘤的大咯血。

  ⑤潰瘍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靜脈曲張破裂嘔血。

  ⑥各種手術外傷及外科手術時的出血等。

  每月一次月經,讓血在不知不覺中消耗掉。懷孕生產的女性要經歷母子爭血,一個人的血難以保證兩代人的需要。這些都會導致血液的失去,如果出血量達到1500--2000毫升***約總血量的40%左右***,即使出血前患者很健康,出血後臥床休息,仍不免有口渴、噁心、氣促、極度頭暈甚至短暫意志喪失。由於血迴圈的重新分佈,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蒼白,尿量減少。血壓、心輸出量及中心靜脈壓均降低,脈搏快而無力,並逐漸出現休克症狀,如煩躁不安、呼吸困難、脈搏細數、面板溼冷、噁心嘔吐,最後昏迷。

  2、再生障礙

  再生障礙性貧血系因骨髓造血機能減退或衰竭***發生障礙***所引起的貧血。

  與接觸某些有害物質及服用某些藥物有關,如苯、砷、碘胺類、氯黴素藥物及放射線等。一些器質性病變如結核病、肝腎疾病、白血病等,常可併發再障。這種貧血病人除有一般貧血症狀外,常有皮下或黏膜出血現象,還有畏寒和發燒等症狀。

  ①美容美髮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為了追趕時尚,很多白領女人的髮型是一改再改,為了維持青春美貌,眾多女性也願意將臉上塗抹得裡三層外三層。專家提醒,女人使用化妝品要謹慎,一些劣質化妝品中常常含有有害物質,鉛含量過高。

  ②鉛中毒

  血液系統是對鉛毒最為敏感的系統之一,血液中鉛超標,會引起一系列的反應,最終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多食用含鈣、鐵、鋅和維生素B、C豐富的食物,可以抵抗鉛的作用,減少鉛的吸收,有利於降低血液中鉛的含量。

  3、溶血

  溶血性貧血係指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一類貧血。根據紅細胞壽命縮短的原因,可分為:

  ***1***紅細胞內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貧血:

  ①紅細胞膜的缺陷。

  ②血紅蛋白結構或生成缺陷。

  ③紅細胞酶的缺陷。

  ***2***紅細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貧血:

  通常是獲得性的,紅細胞可受到化學的、機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學因素的損傷而發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內,也可在血管外。

  孕期常見的有哪兩種貧血

  1.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孕期最常見的貧血,一般從懷孕5—6個月開始發生。很多準媽媽在懷孕前因月經失血,造成懷孕後體記憶體貯量不足;而胎盤和胎寶貝的發育都需要增加血液量,以至鐵的供給量要達到孕前的兩倍;加上準媽媽懷孕後胃酸減低也影響了飲食中鐵的吸收,而孕後又未能通過飲食攝取足量的鐵。以上多種因素均使準媽媽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2.葉酸缺乏性貧血

  葉酸性貧血又稱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由於懷孕後身體缺乏葉酸而引起。懷孕後,準媽媽的身體對葉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100微克增加到150—300微克,卻因為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而影響了體內對葉酸的攝入。加之妊娠期葉酸從尿中的排出量增加,如果動物性蛋白質和新鮮蔬菜進食得少,就更容易缺乏葉酸,由此引發葉酸缺乏性貧血。

  補血的良方

  1、阿膠膏

  原料:阿膠250克,黃酒250克,冰糖200克,黑芝麻、核桃仁各250克

  製法:

  1.取阿膠250g,砸碎。放入帶蓋的湯盆或瓷碗中,加黃酒250g,浸泡1-2天,至泡軟。

  2.取冰糖200g克,加水250ml化成冰糖水,倒入泡軟的阿膠中,加蓋。置盛膠容器於普通鍋或電飯煲內,水浴蒸1-2小時至完全溶化。

  3.將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放入繼續蒸1小時,攪拌,成羹狀。

  4.取出容器,放冷,冰箱存放。每天早晚各服一匙,溫開水沖服。

  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阿膠被譽為“補血聖藥”、“滋補國寶”,性甘味平,歸肺、肝、腎經,是傳統的滋補、補血上品。阿膠具有強大的補血作用,能改善骨髓造血系統,提高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指標。

  2、紅棗粥

  原料:當歸15克、紅棗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

  製法:

  1.將當歸用溫水浸泡片刻。

  2.加水200克,先煎濃汁100克,

  3.去渣取汁,與粳米、紅棗和白糖一同加水適量,煮至粥成

  紅棗粥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能,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痛、眩暈及便祕等症。

  3、小米紅糖粥

  原料:小米150克、紅棗5-10顆、花生碎少許、瓜子仁少許、紅糖10克

  1.小米淘洗乾淨,放入湯鍋中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紅棗洗淨,去核,紅棗肉切碎備用。

  2.取湯鍋,注入適量清水,燒開後放入小米。

  3.轉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開花時放入紅棗碎,攪拌均勻後繼續熬煮。

  4.待紅棗肉軟爛後放入紅糖,花生碎拌勻,再熬煮幾分鐘即可。

  小米紅糖粥含鐵量高,對於產婦產後滋陰養血大有功效,可以使產婦虛寒的體質得到調養,幫助她們恢復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