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應該是當代社會最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了,也是困擾著很多朋友的一種病症。那麼?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易患糖尿病的相關高危人群,歡迎閱讀。

  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高齡的人群易患病

  一般指40歲以上人群,但由於目前糖尿病發病年輕化,30歲以上的人,如果沒有防範意識,也容易得糖尿病。因此,必須加強運動,並保護合理膳食。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在糖尿病親屬中糖尿病發生率較非糖尿病親屬高4—倍,單卵雙胞胎髮生2型糖尿病的一致率達90%。

  3、肥胖症的患者人群

  肥胖的人脂肪細胞變大,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相對變少或不敏感,易引起糖尿病。肥胖者特別是體重指數***BMl***>25者,控制體重、減輕肥胖與預防糖尿病發生的關係相當密切。研究發現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為非肥胖者的3—5倍。

  4、代謝綜合徵的人群

  這類人群包括:糖尿病或糖代謝受損、高血壓、血脂紊亂、全身型或腹型肥胖、高胰島素血癥伴胰島素抵抗、微量蛋白尿及高尿酸血癥等。

  糖尿病的飲食誤區

  1、誤區一:多吃沒關係,加大藥量便可

  不少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用上降糖藥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不必再嚴格控制飲食了。這種觀點其實是不對的。原因有二:一是暴飲暴食會增加胰島β細胞的負擔,加速胰島功能的衰竭,使口服降糖藥的療效逐漸下降甚至於完全失效,最終即使用胰島素,血糖依舊控制不好,導致各種急、慢性併發症接踵而至;二是藥物過量應用,會增加其對肝腎的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可危及生命。

  2、誤區二:“無糖食品”可以隨便吃

  很多患者錯誤地認為,市場上銷售的“無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隨便吃,不需要控制。其實,所謂的“無糖食品”只不過是不含蔗糖而已,有些則是加入了甜味劑***如木糖醇***,這些甜味劑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熱量。但是,“無糖食品”畢竟都是澱粉做的,與米飯、饅頭一樣,吃多了同樣會導致血糖升高。因此,不可

  糖尿病的預防方法

  1、保證好睡眠

  經常睡眠不足6小時者,糖尿病的患病風險翻番。耶魯大學副教授克萊爾·亞基說:“如果你睡眠太少,神經系統會處於緊張狀態,影響調節血糖的激素。”因此,除了儘量不熬夜,還應注意睡前別喝咖啡或茶,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等。

  2、預防和控制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肯定的危險因素。肥胖者,尤其是高血壓肥胖者,減輕體重就能減少糖尿病的發生。肥胖者應嚴格限制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能量的過分攝取。

  3、早發現早治療

  通過定期篩查儘量做到糖尿病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預防延緩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和進展。二級預防強調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監測和定期篩查,以儘早發現,早診斷,儘早給予治療。主要措施是在高危人群中篩查糖尿病和糖耐量低減者。

  早期糖尿病的干預療法

  1、飲食療法的作用

  主要是控制熱量的攝入,降低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糖類的比例和維生素的含量。

  2、運動療法:

  每週3次每次至少30分鐘,運動能降低血糖,一般中等量的運動降糖作用可以持續12小時左右。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及其他代謝指標,還可以使胰島素與受體的親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強,並降低血脂,有利於防止糖尿病血管突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