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故事分享

  隨著高等院校擴招機制的實施,畢業生總量的跳躍式增長,使畢業生的就業難度不斷加大。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這條新徑。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他高二時研究軟體賺4000塊,從草根消費者做起,如今身價過億

  經歷失敗:高中時代就開始網路“掘金”

  與大多同齡人一樣,黃承鬆從小就對新的事物十分熱衷,凡事總喜歡刨根問底。他的這種執著,也讓他比別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遠。進入高中後,黃承鬆開始接觸電腦。當同學們不是打遊戲打得風聲水起,就是上網聊天聊得火熱之時,他卻通過電腦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花了20天研究軟體,賺4000塊錢!”黃承鬆說,網際網路時代,網路上遍地都是機遇和商機,只要看得準,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黃承鬆被保送華科大後,高三下學期就閒了下來,做起了全職軟體開發,從那時候起,他再也沒有向家裡要過錢。從高中到大二上學期那段時間,經濟來源主要靠寫程式來掙學費和生活費。2010年8月,還在讀大二的他開始嘗試創業,註冊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用兼職賺到的錢作為創業資金,做電商導購網站。就是消費者通過他們的平臺渠道,購買其他大型電商商戶的產品,累計積分,然後他們根據買家所積累的積分,得到相應的返利。誰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臺渠道,真正運作起來並不簡單,加之同類網站競爭激烈,大的電商平臺擔心利潤被擠壓等原因,黃承鬆的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差點連吃飯錢都折騰光了!”回憶起當時的窘境,黃承鬆至今記憶猶新,坦言不僅積攢的錢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幾十塊錢。這次失敗,黃承鬆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騰出去了多少錢,而是失敗的原因究竟在哪裡。經過三個月深思熟慮,黃承鬆悟出一個道理:做網路要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遠。

  逐漸演變:抓住一個需求點持續去做

  2012年4月,黃承鬆剛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就創立了“九塊郵”,9.9包郵成為了國內這一商業模式的首創者。不過,在黃承鬆看來,人們選品牌貨會想到“淘寶”,選電器會想到京東,消費能力好一點的會選“唯品會”。那麼,18-35歲群體中,收入差別很大,消費能力也各異,不是每個人都會選品牌貨,選擇低價實惠的群體並不在少數。如果補齊完善這一空間,必將大有可為。2012年8月,黃承鬆創立的折扣精選特賣網站“卷皮網”正式上線,主要瞄準“草根”消費人群,定位為“低價版唯品會”。卷皮網專注在低端市場,從高性價比入手,與唯品會覆蓋中高階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做到所有的貨品是網路上的最低價並非易事。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與許多品牌廠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關係,其中有10多萬大小商家,1000餘家獨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計的精打細算,努力打造全國首家買手製電商。機會總垂青有準備的人,黃承鬆的“卷皮網”已很快地在電商界嶄露頭角。2012年,銷售收入近1億多元,2013年銷售達7億元;2014年全年銷售收入達25億元。擁有超過3000萬買家會員、移動端APP總使用者達1500萬,成為了國內折扣特賣電商第一品牌和國內成長最快的網際網路電商企業。

  不驕不躁:像上帝一樣瞭解使用者

  “做產品,核心的核心就在於一定要像上帝一樣瞭解使用者,無論他們多麼小眾、多麼與正常想象不一致,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還是‘飲料’。當真正理解了你為使用者提供的是什麼,你才會知道你的使用者究竟是誰,喜歡什麼。”黃承鬆說。他們堅信“昂貴不一定好,精準才是好的”。同樣價格的商品對於不同人來說,價值是不一樣的,人們在判斷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時,除了受到該物品價格的影響,還受到個人喜好、場合等更多更復雜因素的影響。即我們常說的使用者“痛點”。“對創業團隊而言,最怕的是丟了最初的創業夢想”,黃承鬆說,到今天“上卷皮,購便宜”成為老百姓很熟悉的廣告語,卷皮團隊一直不忘創業之初的夢想:讓購物變得更省時、省心、省錢。如今,卷皮折扣已經完成兩輪融資,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商業大潮中的黃承鬆也將繼續迎接挑戰,其中的風雨只會比以前更艱難。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將一如既往為使用者“解渴”,關注低收入人群、關注購物體驗、關注中國,並最終成為一家“偉大公司”。

  2:校草創業:一道龍蝦月入50萬!“陳小蝦”煉成記

  在四川、重慶等其他西南地區,老百姓都有在夏天喝夜啤酒吃江湖菜的習慣,而小龍蝦則是當地人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吃小龍蝦的旺季是在每年七、八、九三個月,陳竹旺和李沅壎清楚的知道能不能把“校草陳小蝦”的名號打出去就看這三個月的了。

  2014年4月,“校草陳小蝦”在綿陽涪城區正式開業了。

  開業沒多久陳竹旺就帶著他部分團隊去了成都、南京、武漢等一些做小龍蝦好的地方去考察,不斷除錯陳小蝦的口味。品類也由開業最初的7道菜變為了現在的15道菜,不僅增添了新口味還加入了新菜品。

  “對於做餐飲的老闆來說,除了產品自身的口味,食品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李沅壎告訴我們,他們店鋪裡的蝦子都是由陳竹旺親自到市場上去挑選,下鍋之前還要清洗三遍。“洗蝦子的過程,只要消費者願意都是可以看到的,對於食品安全這一塊我們十分重視。”

  為 了配合吃蝦子旺季的到來,陳竹旺和李沅壎還帶領著他們的團隊在綿陽當地高校舉辦評選校草活動,在當地高校引起了巨大反響。利用電臺、網路,微信進行推廣、活動策劃、話題引爆這應該是陳小蝦做的十分到位的一點了,店鋪經常會結合近期發生的熱點事件舉辦一系列的落地活動,同時還邀請了四川電視臺綿陽電視臺等美 食欄目前來錄製專題節目。他們清楚的知道,培養粉絲的粘連性是需要真實互動.

  這些宣傳推廣活動對於陳小蝦品牌推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李沅壎告訴我們這應該和他們工作經歷相關,“陳竹旺以前是做活動策劃執行的,腦子很活泛,我是當兵的,所以執行力很強。”這樣默契十足的配合對於才開始創業的一對年輕人實屬不易。

  小龍蝦的旺季如期而至,而對於陳竹旺和李沅壎來說,一切都才剛剛開始。兩兄弟起早貪黑的去市場挑選蝦子,買菜,和掌勺師傅一起研究新菜品,培訓團隊,學習管理,李沅壎甚至開始學習做小龍蝦,“不懂不怕,但幹了就要鑽進去,餐飲要求就是精細,我知道我們能做的更好。”

  開業的第一個月,營業額達到了40萬元,這讓他們兄弟二人十分振奮,在龍蝦旺季的三個月裡,“校草陳小蝦”的營業額更是達到了平均每個月50萬的銷售額。

  一切都太順利了,順利的讓他們相信創業的艱辛都只存在故事裡,2014年9月他們決定開分店!分歧和意見都沒能阻止校草陳小蝦分店的開張,分店也順利開張。但好運卻不再相伴他們左右。

  冬天是吃蝦的淡季,生意想要像之前那樣是不可能,但是總要想個辦法過冬吧。“大多數做龍蝦的都會選擇在冬天關門,但是我們不關門!我們要做出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李沅壎告訴我們2014年的冬天他們選擇了冷鍋串串帶著他們的陳小蝦一起過冬。

  “雖然沒有預想的那麼好,但也不差。”2014年的冬天,校草陳小蝦的兩家店鋪就這麼走過來了,新店開張後分流了客流量很多客人都去了新店,後來老店生意也不好了,新店生意也一般在今年6月份,他們決定關掉分店!李沅壎說,分店雖然沒給他們帶來收益,卻給他們的創業之路上了生動的一課。急功近利怕是創業起始的大忌,始終保持謙卑謹慎的態度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至關重要,要想做好產品,做好品牌,穩紮穩打才是第一步。

  如今的陳小蝦無論是在菜品質量,味道量化上已經較為完善, 下一步即將是實現戰略擴張,陳小蝦團隊同時也希望更多熱愛餐飲行業的人加入進來,全國連鎖的路上將不在孤單。

  3:兩大學生開網店一年賺10萬

  一年前,重慶大學兩名大四學生下海觸網,到淘寶店開網店、做服裝零售。一年過去了,生意越做越大。兩人不但在沙區步行街開了兩家服裝店,網上生意也紅紅火火。目前,已獲10萬餘元純利潤。

  最初月入3000元

  “我們是時尚人,我們要做時尚領袖!”這是沙坪壩步行街王府井百貨大樓13樓一家服裝批發店的廣告語,今年24歲的大學生張鵬翔是這家服裝店的店主。記者昨日在該服裝店看到,除了琳琅滿目的衣物和裝飾品,三臺電腦擺放在服裝店的角落裡,電腦螢幕不停地閃動,顯示網上業務正在不斷進行。

  張鵬翔和宋美秋是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同班同學,張鵬翔來自河南鄭州,宋美秋來自山東濟寧。去年1月,兩人聯手到淘寶店開店,最開始賣遊戲錢,隨後開始做服裝零售,其銷售物件是年輕時尚人士,尤其是大學生。“一邊上課,一邊開店,最初一個月可掙3000元。”張鵬翔介紹,當時他們採取的模式是,從沿海一些城市進貨,網上有訂單後,再從重慶將貨品通過快遞寄出去。

  放棄工作投資5萬

  去年7月,兩人順利從重慶大學拿到畢業證,當時,他們已在網上成立了“時尚領袖”工作室,服裝銷售重點從零售轉向了批發。

  “父母已為我聯絡了一家大銀行,月薪4000多元。”張鵬翔來自河南鄭州,為了繼續經營自己的網店,開啟重慶本地的服裝批發市場,他決定放棄這份誘人的工作,繼續留在重慶打拼。為了擴大規模,去年8月,張鵬翔每月花2000元,在沙坪壩步行街王府井百貨大樓13樓租賃了兩間民房,用以展示服裝和聯絡批發業務。“加上電腦配置、進貨費以及廣告費等,總投資約5萬元。”

  張鵬翔的女友馮雙梅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也是該服裝店的營業員,她介紹,目前每天都有重慶本地商家來店看貨,加上網店,每月張鵬翔開店的總收入在8000元左右。

  將建大學生創業聯盟

  今年2月,張鵬翔登記註冊了自己的網站,除了繼續在淘寶店開店做零售外,兩人還在自己的網站批發銷售產品。張鵬翔今年的目標是,建立“大學生創業聯盟”,他準備在重慶高校裡建立100人的創業隊伍。

  “加入創業聯盟,大學生不用投資,就可以到淘寶店開店,貨品由我提供,店主賣貨所得的差價就是他的利潤。”張鵬翔說,目前已有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加入到該聯盟。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