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成功小故事

  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培養是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關鍵所在,也是解決就業困難和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朋友圈說我大學兩年賺了100多萬,寫給讀大學想創業的你

  我21歲,大三。幹過工地,發過傳單,做過家教,在大公司上過班,在小機構兼過職,做過11份不同的工作,賣過專案,開過公司,見了四個投資人就有人要投資,曾在一夜之間公司估值500萬又在一天後重新回到原點。上過電視錄過真人秀。朋友說我這種人在電視上只能活兩集,結果一不小心活了四集,活到了總決賽。

  閒下來的時候自戀的百度了一下自己的名字。看到一個帖子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大一大二賺了20多萬,期間開了一家公司賣了100萬。看完後樂了一下,呵,原來在網上自己已經這麼厲害了,而這只是在網上。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後面寫的一定是關於創業過程中的艱辛,然後我如何克服這種艱辛做到今天這種地步,進而得出一個結論,這人好牛逼,但是關我毛線事。那你就想錯了。

  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去做什麼

  作為曾經創過業的大學生,自己卻並不鼓勵大學生去創業。大三了,很多時候呆在學校。偶爾會遇到一些想創業的學弟學妹徵求自己的意見。往往給他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多讀書。那句話是說給他們聽的,同時也是說給自己的。一路摸爬滾打深知大學創業的艱辛,更瞭解無知的代價有多高。

  慢慢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氛圍開始在高校蔓延。高校創業漸漸的在這種浮躁又浮誇的氛圍中淪為一地雞毛。接觸過一些大學創業者,很多甚至大一大二,在一些高校創業者分享的聚會上,大三的甚至已經算大齡創業者了,而大一就出席創業聚會的往往會被人投上敬佩的眼光。

  自己也曾是一個大學生創業者,對大部分大學生所做的專案有所瞭解,大學生所做的專案往往是沒有什麼技術門檻,依靠簡單的人力成本來賺取一些微薄的利潤,有的甚至不能叫做創業,只能稱作一門小生意。還有一些,有一個初步的想法,然後就去把公司註冊了,找辦公室,找人,然後把CEO CFO COO什麼的分好,以便給同學講起來時候自己還是個CEO以此來顯示優越感,只能說這些同學的勇氣令人敬佩。

  明白自己比什麼

  大學時候自己交學費,生活費不花家裡的錢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大學時候靠兼職賺一點錢也不是為了拿來和同學比較的,以此顯示自己能力有多強。身處大學,要明白自己比什麼以及和誰比。

  大學四年應該和已經參加工作的比時間更加自由,可以趁週六週日去外面參加一些講座活動什麼的來提升自己,大學四年的所見所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等到四年後和同時步入社會的同學比的是資歷。而不是在大學時候比你比同學賺了多少錢,那是件很可悲的事情,就算在大學翹課忙生意每月可以賺幾千元,但那也只是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中,更可怕的是,用了四年青春賺了幾萬元錢而讓自己的能力一直停留在每月一兩千的水平上。

  大學四年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四年,也是最重要的升值期。大學最重要的是多讀書,深度思考,在業餘的時候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充實自己,如果一個學生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沒做好那何談創業。

  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話,你連工作都沒找到,談什麼創業。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你們。

  2:大二創業,大三退學,創業12年開垮5家公司,一個草根創業者

  我是袁瀚,一個草根創業者。如果你用百度搜索“草根創業者”,你會找到相關結果約938,000個,除了上面幾條付費推廣以外,後面第一條說的就是我的故事。所以你現在可以相信,本文標題中的“草根創業者”絕對來得正兒八經,我也絕對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冒充草根的創業者。

  我2002年***大二***開始創業,2003年***大三***乾脆退學。可能你覺得我接下來會講一段大學退學、創業成功的神話,可惜要讓你失望了,畢竟少部分人創造神話,大部分人成為炮灰,我就是後者。十年創業,我賺過錢、賠過錢,住過豪華酒店、睡過大馬路,被人騙過、也被人當過騙子,創造過小奇蹟、也搞砸過事情,中間幾次差點掛掉、終歸現在還活著。所以現在趁著我還活著說一說我是靠什麼活下來的。

  如果你有一點好奇心,我猜你可能已經在百度搜索過,並且已經知道了我曾經開垮5家公司的經歷。不過好在我還活著,於是我又開了第6家公司。2015年4月份我成立了吃貨趴,5月份開始找天使投資。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草根創業者,不出意外地,找天使投資變得非常艱難;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四處碰壁之後,我在廣州有了意外之喜,如果你以為這是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創業故事,抱歉又讓你失望了,我既沒有拿到投資,反而可能幹了一件被投資人封殺的事情。如果你也是一個正在找投資的創業者,我猜你可能看過《找天使投資,多跑北京、別去廣州》這篇文章。嗯,是我乾的。文章寫的是我找天使投資時跑了很多城市,在對比之下我覺得廣州的天使投資人沒有北京的靠譜,可能還有一點點關於大多數投資人不夠格的言論。

  很多創業者加我微信向我求助,問我有哪些靠譜的天使投資,我知道的話也不會遇到那麼多不靠譜的投資人了啊。於是我做了一份天使口碑榜,向創業者們徵集靠譜的天使投資人名單,用於幫助那些正苦於找投資的創業者。但後來我發現大多數創業者並未見過幾個投資人,更不用說哪些投資人靠不靠譜,我那時就在想,如果有一個像大眾點評那樣可以點評再篩選出高口碑的天使投資人的網站,很可能會幫助到很多像我一樣的創業者。於是在7月份下旬,我決定把它作為一個專案來做,於是就有了現在的天使口碑。

  最重要的是,4個合夥人與我做天使口碑的目的竟是出奇的一致,我們並非以賺錢為第一目的,而是想要做一件真正能夠幫助到創業者的事情。就這樣,我們組建了團隊、成立了公司、玩起了社群、做起了公眾號、開發了網站。

  現在距離天使口碑成立的日子,只有五個月的時間。到今天,我們的社群已經有了1萬個成員,每日的公眾號文章平均閱讀量超過5000,網站還未上線已經有500個天使會員、8個眾籌股東。回到做天使口碑的初心,天使口碑是創投界的大眾點評。而我們是否能夠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讓創業者幫助創業者,打造眾創平臺?

  就在今年1月1日,我們做了一個實驗,我們想知道我們社群的1萬人是否有人願意付費成為天使口碑的創始會員。答案是,是的。我們小範圍的招募了第一批創始會員,500個名額一售而空。但我剛剛所說的眾創平臺,絕不是我一個人、一個團隊,也不是僅僅500個創始會員,我是指千千萬萬個創業者。所以請你大膽猜想,當這樣一群創業者聚集在一起互相信任、互相攙扶,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從天使口碑成立到今天,我們一直在嘗試將一幫創業者聚集在一起,打造一個眾創平臺。請你相信,我們絕對是第一個希望把天使口碑所有的服務永久免費的人。但因為專案的特殊性***可能觸碰到大多數投資人的利益***,我們同時已經做好拿不到風投的準備,只能靠著初心,靠著這一幫創業者的互相幫助,靠著大家,我們準備活下來!

  3:兩大學生開網店一年賺10萬

  一年前,重慶大學兩名大四學生下海觸網,到淘寶店開網店、做服裝零售。一年過去了,生意越做越大。兩人不但在沙區步行街開了兩家服裝店,網上生意也紅紅火火。目前,已獲10萬餘元純利潤。

  最初月入3000元

  “我們是時尚人,我們要做時尚領袖!”這是沙坪壩步行街王府井百貨大樓13樓一家服裝批發店的廣告語,今年24歲的大學生張鵬翔是這家服裝店的店主。記者昨日在該服裝店看到,除了琳琅滿目的衣物和裝飾品,三臺電腦擺放在服裝店的角落裡,電腦螢幕不停地閃動,顯示網上業務正在不斷進行。

  張鵬翔和宋美秋是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同班同學,張鵬翔來自河南鄭州,宋美秋來自山東濟寧。去年1月,兩人聯手到淘寶店開店,最開始賣遊戲錢,隨後開始做服裝零售,其銷售物件是年輕時尚人士,尤其是大學生。“一邊上課,一邊開店,最初一個月可掙3000元。”張鵬翔介紹,當時他們採取的模式是,從沿海一些城市進貨,網上有訂單後,再從重慶將貨品通過快遞寄出去。

  放棄工作投資5萬

  去年7月,兩人順利從重慶大學拿到畢業證,當時,他們已在網上成立了“時尚領袖”工作室,服裝銷售重點從零售轉向了批發。

  “父母已為我聯絡了一家大銀行,月薪4000多元。”張鵬翔來自河南鄭州,為了繼續經營自己的網店,開啟重慶本地的服裝批發市場,他決定放棄這份誘人的工作,繼續留在重慶打拼。為了擴大規模,去年8月,張鵬翔每月花2000元,在沙坪壩步行街王府井百貨大樓13樓租賃了兩間民房,用以展示服裝和聯絡批發業務。“加上電腦配置、進貨費以及廣告費等,總投資約5萬元。”

  張鵬翔的女友馮雙梅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也是該服裝店的營業員,她介紹,目前每天都有重慶本地商家來店看貨,加上網店,每月張鵬翔開店的總收入在8000元左右。

  將建大學生創業聯盟

  今年2月,張鵬翔登記註冊了自己的網站,除了繼續在淘寶店開店做零售外,兩人還在自己的網站批發銷售產品。張鵬翔今年的目標是,建立“大學生創業聯盟”,他準備在重慶高校裡建立100人的創業隊伍。

  “加入創業聯盟,大學生不用投資,就可以到淘寶店開店,貨品由我提供,店主賣貨所得的差價就是他的利潤。”張鵬翔說,目前已有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加入到該聯盟。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