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故事3個

  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改變命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故事,歡迎閱讀!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故事1:

  有失才有得

  對“創業狗”來說寶貴經驗比金錢更重要

  無心插柳柳成蔭,創業念頭往往萌生於無意之間。藍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90後軟妹子,聲音軟糯、身材嬌小的她讓人絲毫無法聯想到策劃公司的老總。現在還在讀大四的她,在一年前組建了一支自己的團隊,經過打拼,公司的骨幹員工發展到了8個人。藍莓的公司主要業務是活動策劃。說起創業的初衷,藍莓說:“最開始只是想給學校同學提供更好的服務,但後來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創業之初,第一單生意往往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寶貴經驗比金錢更重要。”藍莓回憶起公司的第一桶金,“那是一個典型的拓展訓練活動,當時掙了1200元。雖然錢數不多,但意義重大。”然而,收穫最大的卻是一次塞翁失馬的“事故”。

  “一次,福利院想要舉辦一場夕陽紅活動,共有100名老人蔘加,當時在我們的活動預案裡,並沒有適合這個群體的活動方案。如果按照既定的模板方案,活動能進行,但不會達到特別好的效果。於是,在經過團隊分析和與福利院溝通後,我們決定臨時更改活動方案,並主動提出這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藍莓說,“在這次活動之後,我們完善了自己的策劃模板,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在創業初期,一次活動的經驗往往比眼前的利益來得更有價值。”

  旺季月盈利達到20萬

  更重視榮譽感和團隊精神

  藍莓透露,公司初始投入30萬,隨著規模的壯大,到現在為止旺季的月盈利已達到20萬。除了經濟方面的收穫,工作帶來的榮譽感和團隊精神更讓人有成就感。“我們拿下了很多比賽的獎項,最近也獲得了南京市創業方舟一等獎兼最佳方案獎。但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收穫了一群志同道合、風雨同行的 ‘戰友’。”

  藍莓稱,90後思維活躍、執行力較強,但是經驗不足、容易犯錯,經驗豐富的人可能又會保守,不敢有所作為。“我們是個有青春活力的團隊,年少卻不輕狂,成熟卻不老套,作為創始人,我很喜歡我們之中的每一個小夥伴,因為我們一起做事很有一家人的感覺。”

  而現在這個90後女孩似乎在“密謀”著更大的事業。“無論在團隊組成上,還是客戶群體上,創業者都應該不斷地補充新鮮血液,在原有基礎上求進一步發展。”藍莓說,在團隊組成上,雖然目前8個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是就經驗上來說還是很缺乏。“今後我們還將不遺餘力地去發展我們的團隊,擴大我們的市場。”

  創業需要厚積而薄發

  創業之道唯在堅持

  目前有些創業成功的人士不推薦大學生創業,甚至,大學生創業被部分“專家”看做“創業四大坑”之一。在藍莓看來,一些人對大學生創業認識是存在誤區的。“片面的將‘不成熟’、‘浮躁’、‘想當然’與現代大學生對應起來,覺得大學生創業是過家家,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社會應給予大學生創業多些包容和鼓勵。”

  “在剛入大學時,我就開始接觸社會、參加各類活動,從未間斷過做兼職。我現在之所以能把自己的公司做起來,都依託於近幾年社會工作的人脈積累和經驗。”在藍莓看來,創業的決定可能是靈光一現,但創業的持久成功絕對需要厚積薄發。

  所以,藍莓用“堅持”來概括創業,“創業不是過家家,在面臨困難和挑戰的時候,更多的是需要堅持。”這裡的堅持一方面來自創業本身的困難,另一方面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故事2:

  “取經”一年 熟悉服裝行業

  馬龍是甘肅人,父親是一名商人,家境較為殷實,每次父親做生意外出都會帶著馬龍,這讓他從小就有了創業做生意的想法。

  2014年9月,馬龍進入武漢工商學院預科班,並擔任學習委員,通過一年系統學習,他以班級第一的好成績順利於今年9月成為金融專業一名新生。從預科起,“大學期間不花家裡一分錢”是他給自己制定的奮鬥目標,而錢從何來?馬龍立馬想到了創業,可是具體做什麼呢?馬龍的初中同學給了他靈感。

  “我有一個初中同學從事服裝行業有6年了,讀預科的時候我向她諮詢了許多行業問題,比如進貨渠道、如何選貨等,加之現在的年輕人對形象十分注重,商機很大,便決定開一家以90後年輕時尚人士為消費物件的服裝店。”

  14年12月,馬龍第一次到武漢光谷遊玩,地段繁華、高校雲集、人流量大的光谷,讓他深感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決心把服裝店“駐紮”在此。有了這個想法後,他便開始每週到光谷各商圈內選址、挑門面、談租金,前前後後花費了3個月,馬龍才定奪下一塊心儀已久的600平方米的店鋪。

  百般“折騰” 多方籌集資金

  地段談妥後,高昂的租金又讓馬龍犯了難。雖然從初中時期,馬龍便開始理財攢錢,期間也做過不少兼職,可對於開店仍是杯水車薪。

  今年暑假,他在家鄉一家沙場裡找了一份開挖掘機和貨車的工作,每天起早貪黑工作長達10小時,兩個月掙了一萬五。加上之前幾年攢的,前前後後的“身家”算起來有14萬,可是他深諳這筆錢還遠遠不夠。無奈之下,他便找了幾位已經從商多年的發小借了33萬,“聽到我要創業,他們都很支援,分文利息不收湊了一筆錢給我,我真的很感動。”馬龍說。

  13年9月8日,馬龍的店鋪全部裝修完畢,家鄉的朋友們都特地跑來武漢為他慶祝,可是他們的到來讓此時身無分文的馬龍又高興又難過。“本應該是我盡地主之誼請他們吃飯,可是身上真的掏不出錢了,最後還是他們出的錢幫我慶祝。”

  9月10日,馬龍的“醜小鴨服裝店”正式開張,搬貨、拿貨、收銀、整理貨架……從上午10點營業開始,馬龍就一直在連軸轉,直到晚上11點才清理完所有的貨架,坐上回校的計程車。

  店子雖然開張了,但是馬龍手上幾乎沒有什麼資金了,那一段時間他很擔憂,因為如果開張第一個月不能賺到錢,很有可能店子維持不下去。他坦言,有一陣子他甚至沒有錢吃飯,由於創業瞞著父母,他也不敢張口找父母要錢。“有時候還要借用同學的飯卡吃飯。”馬龍說。

  定位準確 “戰績”可喜

  為了確保第一個月能賺到錢,馬龍對貨源嚴苛把關。每天他都會上網搜尋潮流服飾,瞭解最近又新出了什麼款式和風格的衣服,然後截圖給自己的同學們,徵求大家的意見,以此瞭解90後大學生們的服裝偏好。“每天上完晚自習回到寢室,他就一頭扎進電腦去上網搜尋當天的潮流資訊,每次從他身後走過去,電腦上都是滿屏的衣服。”馬龍的室友楊永健說。

  考慮到年輕人熟知彼此喜好,他也對外招聘90後大學生兼職人員幫忙銷售,“不管男女都要身高一米七以上,最重要的是服務態度要好、善於交流。”在店裡,馬龍每天都要求兼職人員任意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衣服穿上,作為一個“活模特”來引導顧客發現服裝的特點。

  就這樣,一個月下來,馬龍賺了將近5萬塊。“這個數字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光第一天就賺了6000元,可開心了。”這個來之不易的營業額,給了馬龍很大的信心,“這一個月來,我每天腦海裡都在想著創業失敗了我該怎麼辦,真的壓力很大,好在付出堅持終於有了收穫,我相信未來一切都會更好的!”

  雖然在創業,但是馬龍也不放鬆學習,他專門請了一位朋友幫忙打理服裝店,而他自己每天都堅持認真學習,一般只有週末或者空閒的晚上他才會去店裡看看。

  談及到未來的規劃,馬龍還是希望將來能夠繼續深造,他堅定地說道:“目前最大的目標就是攻克英語難關,順利通過英語四六級,還有雅思託福,然後用自己創業掙的錢去美國留學深造。”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故事3:

  發現商機

  女大學生成創業夥伴

  福建師範大學12級國貿系的汪同學是“送麵包的小女孩”的創辦人之一,“我在高中時候就有在班級裡賣過麵包。”汪同學說,開始有創業想法就想到賣麵包,在她看來賣麵包是一項成本不高,收益不錯的創業構思。

  “因為自己本身也比較懶,就覺得在這一塊上會有商機。”汪同學說,有時候自己也想早晨有早餐吃,又不想出門,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更不想離開被窩,便想著推出賣麵包加送貨上門的服務,這樣只要找到供貨商,推出同學們喜歡吃的麵包,就會有不錯的客源。

  賣麵包送貨上門的想法,與她的一個舍友不謀而合,於是兩人結成合作夥伴,就開始尋找供貨商,“我們一家一家的問,向老闆提出我們的創業想法,碰了幾次壁後,終於有一個老闆答應和我們合作。”汪同學說。10月28日,“送麵包的小女孩”在福建師範大學倉山舊小區的一間宿舍開張了。

  六點起床

  發展宵夜訂單不斷增多

  有了貨源,兩人便開始著手製作名片在校園裡分發,“我們的送貨時間是在早晨7點到8點30分之間。”汪同學說,她們和老闆商量好早晨六點半將麵包送到學校附近,她們去接貨,然後送到訂貨同學的宿舍,這樣兩人早晨六點左右就要起床開始準備。

  “起初收到的訂單不多,但我們送貨上門都會多帶一些麵包,這樣訂貨的人的舍友看到有新鮮的麵包也會跟著買。”這樣,每天多帶一下,每次送貨上門就是一次推銷,兩人的訂單慢慢增加到二三十個,還發展出長期客戶,“我們還根據顧客口味進貨,有個同學吃完三明治,覺得不錯,就向我們長期定,只要有就天天給他送。”

  除了早餐,兩人還開始送夜宵,“我們聽到了很多同學反映需要夜宵,於是改成主要在晚上7點到9點送。”汪同學說,她們就這樣做了兩個多月,直到考試周來了,才歇業,“我們除了製作名片沒有什麼成本,麵包的錢也是第二天結算,兩個月下來有了不錯的收益。”據汪同學介紹,她們將在下一學期進一些小零食來賣,她相信“送麵包的小女孩”能越做越好。

  未來夢想

  開一家淘寶店充實大學生活

  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汪同學也有很豐富的課餘活動,“我平時喜歡運動,也參加了跆拳道和舞協的社團。”汪同學說,除了上課以及社團活動,還剩下許多的空閒時間,在她看來這些空閒時間不應該白白被浪費,就想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起初有做過兼職,但覺得給別人打工很累,就想著自己創業。”汪同學說,在賣麵包的過程中,她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累積了很多經驗,她相信這些都會成為最寶貴的財富。

  汪同學透露她未來有開淘寶店的想法,只是苦於貨源的問題,“有想賣衣服、鞋子、紀念品等等,或者會先買菜葉,我老家安溪可是茶鄉。”汪同學說,她打算寒假回家問一些有經驗的朋友,“現在都只是些想法,還是要看具體情況再定,總之,我會充實我的大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