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養生保健

  一般每年的小雪節氣裡,北方冷空氣勢力逐漸增強,氣溫也迅速下降到0度或以下,所以要注意養生保健。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小雪節氣介紹

  1、小雪的由來

  每年11月22日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也是天蠍宮和人馬宮的分界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二十四節氣解》中說:"雨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2、小雪的時間

  每年11月22日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也是天蠍宮和人馬宮的分界點。

  

  1、防病

  重在防感冒。小雪節氣,最重要的是預防感冒,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4點:①每天喝水不少於2000毫升;②適當加強鍛鍊;③葷素搭配勿偏食;④精神放鬆勿過勞。

  2、起居

  注意保暖。小雪時節,起居要做好防寒保暖。比如,睡前泡泡腳,既可增加體內熱量,又能促進血液迴圈,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3、情志

  保持樂觀、多聽音樂。小雪時節,天氣時常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抑鬱症,所以應調節好自己的心態,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晒太陽,多聽音樂。清代醫學家吳尚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

  4、運動

  小雪後應以室內運動為佳。小雪後,人們常會感覺身體發冷,多是陽氣不足所致。中醫有句話叫“動則生陽”,建議人們做一些鍛鍊,以室內運動為好,可選擇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繩等運動。

  5、進補

  小雪後,進補應以溫熱為主,可選用羊肉、火鍋等。一些老年人和身體虛弱者、易發冷的人,可適當進補一些補益藥材,如人蔘、鹿茸等。另外,還可以多吃一點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山楂、蕎麥、胡蘿蔔等。

  6、內火

  隨著暖氣、空調等取暖設施開始廣泛應用,冬天大家多在室溫較高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和工作,穿得多、動得少,燥熱的室內環境容易造成體內積熱,再加上熱量高、油膩的食物,就容易導致內火***肺火、胃火等***旺盛。

  因此,秋冬時節不但注意防寒,更要注意清內火。梨具有潤肺清熱、養陰生津等作用,可以作為清內火的首選。平時人們都習慣生吃梨,小雪後我們不妨試著熟吃梨。一碗冰糖雪梨,不僅能去內火,對於燥熱咳嗽型患者來說還有止咳的效用,可謂一舉多得。

  7、凍瘡

  小雪節氣前後要積極預防凍瘡,並注意鍛鍊身體,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注意全身及區域性保暖,外出時要戴手套、戴帽子,鞋襪要溫暖寬鬆。平時應經常按摩手足及耳廓,以促進血液迴圈。

  8、按摩

  保養腎臟、按揉太溪穴。小雪時節應以保養腎臟為主,告訴大家一個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即按揉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堅持每天晚上9點按揉太溪穴***按揉時一定要有痠痛的感覺,宜長期堅持***,能夠調動生命的原動力,讓氣血上達於面,下行於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