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經歷的階段有哪些

  可惡的計算機病毒是怎麼樣發展而來的呢?經歷了哪些階段?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計算機病毒經歷的階段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計算機病毒經歷的階段介紹:

  第一階段為原始病毒階段。產生年限一般認為在1986-***之間,由於當時計算機的應用軟體少,而且大多是單機執行,因此病毒沒有大量流行,種類也很有限,病毒的清除工作相對來說較容易。

  主要特點是:攻擊目標較單一;主要通過截獲系統中斷向量的方式監視系統的執行狀態,並在一定的條件下對目標進行傳染;病毒程式不具有自我保護的措施,容易被人們分析和解剖。

  第二階段為混合型病毒階段。其產生的年限在1989-1991年之間,是計算機病毒由簡單發展到複雜的階段。計算機區域網開始應用與普及,給計算機病毒帶來了第一次流行高峰。

  這一階段病毒的主要特點為:攻擊目標趨於混合;採取更為隱蔽的方法駐留記憶體和傳染目標;病毒傳染目標後沒有明顯的特徵;病毒程式往往採取了自我保護措施;出現許多病毒的變種等。

  第三階段為多型性病毒階段。此類病毒的主要特點是,在每次傳染目標時,放入宿主程式中的病毒程式大部分都是可變的。因此防病毒軟體查殺非常困難。如1994年在國內出現的幽靈病毒。

  這一階段病毒技術開始向多維化方向發展。

  第四階段為網路病毒階段。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隨著國際網際網路的發展壯大,依賴網際網路絡傳播的郵件病毒和巨集病毒等大量湧現,病毒傳播快、隱蔽性強、破壞性大。

  也就是從這一階段開始,反病毒產業開始萌芽並逐步形成一個規模巨集大的新興產業。

  第五階段為主動攻擊型病毒。典型代表為去年出現的衝擊波病毒和目前流行的震盪波病毒。這些病毒利用作業系統的漏洞進行進攻型的擴散,並不需要任何媒介或操作,使用者只要接入網際網路絡就有可能被感染。正因為如此,該病毒的危害性更大

  第一階段:1986年~***,傳統病毒,計算機病毒萌芽與滋生之時期。

  第二階段:***~1991年,混合型病毒***亦稱“超級病毒”***,計算機病毒由簡單發展至複雜、由單純走向成熟之時期。

  第三階段:1992年~1995年,多型型病毒***或自我變形病毒***,計算機病毒發展成熟之時期,開始向多維化方向發展。

  第四階段:90年代中後期,出現巨集病毒,計算機病毒流行面迅速擴大

  相關閱讀:

  計算機病毒特徵

  繁殖性

  計算機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樣進行繁殖,當正常程式執行時,它也進行執行自身複製,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徵是判斷某段程式為計算機病毒的首要條件。

  破壞性

  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式無法執行,把計算機內的檔案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破壞引導扇區及BIOS,硬體環境破壞。

  傳染性

  計算機病毒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修改別的程式將自身的複製品或其變體傳染到其它無毒的物件上,這些物件可以是一個程式也可以是系統中的某一個部件。

  潛伏性

  計算機病毒潛伏性是指計算機病毒可以依附於其它媒體寄生的能力,侵入後的病毒潛伏到條件成熟才發作, 會使電腦變慢。

  隱蔽性

  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可以通過病毒軟體檢查出來少數,隱蔽性計算機病毒時隱時現、變化無常,這類病毒處理起來非常困難。

  可觸發性

  編制計算機病毒的人,一般都為病毒程式設定了一些觸發條件,例如,系統時鐘的某個時間或日期、系統運行了某些程式等。一旦條件滿足,計算機病毒就會“發作”,使系統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