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心得體會_孝敬父母活動參與有感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要做到孝敬父母,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篇1

  其實,孝敬父母並不是做一項任務來完成的,而是我們本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只是它在“孝順章”的任務裡罷了。

  以前,我們的爸爸媽媽們沒有像我們這麼幸福。那時候,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沒有樓房......一切現代化的東西都沒有。有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幹不完的活......

  但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在這裡面學會了自立,還學會了孝順。現在生活好了,爸爸媽媽們仍然也沒有忘記以前的艱苦生活和他們的爸爸媽媽。他們經常用以前的生活來教育我們。但是我們聽了嗎?我們又做了什麼呢?我們更多的還是依賴長輩們幫我們做各種家務、雜事,比起以前的爸爸媽媽,是差了太多太多了。我只是打掃了一個房間而已,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但是長輩們一下子就打掃這麼多房間,還要做其他的事情,他們喊過累嗎?

  孝順這事情,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難就難在總是不為父母、長輩做事很久了,突然又做起來,這時候就會覺得難了;相反,要是經常幫父母、長輩做事,那麼點小小的家務簡直不在話下。

  以後真的要多孝順孝順父母啊,就算是完成一項任務,也需要做好啊。

  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篇2

  從上次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啟動到現在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我在這次活動中也變懂事了。

  以前從來都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終於知道了,爸爸媽媽每天都早出晚歸,每日沒夜的工作,原來都是為了掙錢養家,供我上學。而媽媽除了掙錢之外還要給我們洗衣服做飯,家裡所有的家務活都是媽媽一個人承擔。可我卻不但沒幫媽媽幹活還經常跟媽媽生氣。

  自從開了孝敬父母實踐活動,我似乎懂事了許多,我主動幫媽媽刷碗,因為只要我幫媽媽做一點兒,媽媽就會少做許多。我現在還學會了整理自己的書房,幫爸爸媽媽疊被子等。父母很高興的說我懂事了。

  確實,做為一名小學生,更應該牢記“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我們的父母實在是太辛苦了,他們特別希望孩子能夠懂事,只要我們做一小件家務,父母都會非常欣喜,非常開心。

  最後,我希望所有的小學生都不要把孝敬父母掛在嘴邊,更要落到實處。哪怕是做一件不起眼的一件小事,父母就少做了許多。如果我們都幫父母做1到2件家務,我們都會變成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篇3

  前段時間,父親的手機不太好使了,自己不懂如何選購合適的,可是又不好意思和我說。父親啊,對自己女兒有什麼不好意思呢?可是做父母的就是這樣,為自己孩子付出覺得是理所當然,讓孩子為自己做點什麼卻又覺得心神不安。普天下的父母,總是為兒女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弟弟寒假回家知道後和我說起此事,我才知道父親想換手機,當天晚上我便上網尋找了幾款適合的機型,第二天上午便向父親彙報了一下,確定網購諾基亞的6500s精剛機身手機EMS郵寄給父親。父親問我要銀行賬號,要把錢匯給我。我怎麼可能要父親的錢呢?我手中現用的這部已經7年的舊手機,當初就是父親為我付的錢。時隔這麼久,我不過也是花了兩千多元而已,如此算來,我連回報都算不上。可就是這樣,父親還是覺得讓我破費很過意不去,全然不去想他在我身上付出了多少。從小到大,父親在我的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又為我花費了多少時間和金錢呀!那些有形的物質支援已讓我心裡惴惴不安,更不用提那些無形的精神支援了。如果幫父親買個手機我還要要錢,那我這個女兒還怎麼有臉旺稱爹媽的女兒呢?就算我的經濟並不富裕,一切還處於財富的原始積累階段,就算是我省吃儉用,我也要讓父親有一款嶄新的手機。

  育兒才知父母恩。生下兒子這四個月來,日日夜夜的辛勞讓我更加明白父母撫養我長大成人的艱辛。前些日子,半夜裡兒子把尿時用小手撓了眼睛,加上哭出的眼淚一衝,流出了血水。我的心瞬間收緊,哆嗦著打了個寒顫,拼了命似的喊老公,兩個人使出渾身解數才把兒子逗笑。我貼緊兒子的小臉看了又看,想想剛才的驚險,眼淚嘩嘩流出。有了孩子,心就充滿了牽掛,怕他會不舒服,怕他會疼,怕他會生病,怕他有什麼閃失,心就這麼懸著。這樣的時候,我就想到我的父母,想到這三十年來他們對我的惦念。小的時候,我是個並不省心的孩子,常常生病,父母為了我到處求醫,用民間土方,找乾爹……凡是能用的方法他們都會去試一下。母親還經常對我提起,我病得最厲害的一次是在醫院裡住了一個多月,醫生都對我不報希望了。是母親跪在醫生的跟前苦苦哀求,讓他們“死馬當活馬醫”,最後我竟然奇蹟般痊癒。我無法想象,我年少時那些生病的日子讓父母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也無法想象父母當時承受了怎樣的精神壓力來細心地照料我這個多病的孩子。兒子只是偶爾出現的一點小驚險就使我感覺痛苦異常,無法承受似的痛,再聯想自己的父母,我的心裡真是五味雜陳,說不出的感動。對孩子的愛,是世間最無私的愛,只有做了父母才能開始體會。想想這些,我們怎能不去孝敬父母?父母養育兒女可謂嘔心瀝血,卻又是真正地不求回報,只管一味地付出。當他們腰身倦得不再挺拔,行動已不再靈便,雙鬢已染滿了霜華,兒女怎麼可以不去報答?鳥兒尚知反哺,何況我們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呀?

  父母想要的,很少。只要做兒女的稍稍用點心就能做得到。多威的徵文我參與後獲得一雙老年保健鞋,那時我工作單位離父母還近一些,回家時常看到父親穿著我送給他的這雙保健鞋,說穿著可舒服了。其實父親以前都是習慣穿皮鞋的,可因為是我獲獎送他的,他便二話不說,脫掉皮鞋換保健鞋,有客人來的時候,他還會得意洋洋地向人家說這是女兒寫稿子掙來的。看著父親自豪的樣子,我真希望自己能有生花妙筆,用自己的稿子換來父親更多的驕傲。後來,我參加多威的提建議活動再次獲獎,便又給母親帶來了榮耀。父母雙雙穿著女兒寫稿贏得的保健鞋走在路上散步時,那可真是可以用意氣風發這四個字來形容。這就是父母的快樂,如此容易滿足。

  就像黃金酒的廣告“酒是我女兒送的,你要喝讓你兒子買去”,廣告裡面的老人說這話時一臉自豪的幸福感。這也正是許多老年人的真實心理,他們並不注重兒女送多貴重的物品,但他們會看重兒女那一點兒心意。我想,父親用著我送他的手機,一定又會滿面春風地對人家驕傲地說這是女兒送給他的。寫到這,我不禁想到以前看過的一個小故事,說有位兒子經常被他的老媽囑咐買這買那,很多次東西還是完全重複的,老媽一點不差地把購物的錢給兒子,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讓兒子買回時一定要在小區門口親手交給老父親。他的老父親總是和一群老爺子坐在小區門口聊天下棋。他就這樣按照老媽的吩咐買了好多次東西,覺得很煩,開始提出抗議,說是不如老媽或老父自己去買,為什麼非要繞彎似的讓他買還要交到門口給父親,這不是讓他浪費時間嗎?老母親的話讓我久久難忘,原來每次買的東西都是那老兩口早就設計好了的,不過是為了向其他的老人說明自己的兒子懂得孝順父母,不至於在其他老人說自家孩子又買了什麼東西送回家時自己兒子卻沒送,老臉上掛不住。兒子聽後深感愧疚,以後便自覺為父母買些東西回家,而不再是心安理得地從母親那裡拿錢,但是他一定會記得到小區門口交給父親讓父親帶回家而不是自己直接送回家。

  父母年紀大了,雖然他們也許並不缺錢花,也許他們根本也不需要兒女的禮物,但他們需要兒女的一顆孝心。即便只是為了面子光,也是對他們很大的安慰。我們為人子女者,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很容易,不過就是一點點心意,卻會讓父母好一陣子都會感到幸福的。有的時候,只要我們做兒女花費並不多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讓父母開心一陣子。為了安慰因為遙遠帶來的思念,我便遵照母親的意願,隔幾天就照幾張照片錄段視訊積攢下來,等月末弟弟回家前傳給弟弟讓他帶回家給父母看。每次父母看了照片再和我通電話時就會比往常激動好多,話語裡明顯帶有了歡喜的心意。就像這樣傳照片的事,不過就是舉手之勞啊,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讓自己的父母開心更多一些呢?就像前幾天,聽到媽媽在電話裡告訴我已經讓弟弟拍了他們的照片,晚上會讓弟弟上網傳給我時,我就興奮得像是中了彩票,我想父母在等待我傳給他們的照片之時的心情絕不會壓於我。他們想女兒的殷切一定比女兒想他們還要熱切得多。

  已經半年多沒有見父母了,真的很想念他們。隔三差五我就會夢到父親或者母親,夢裡總會有他們生病或遭遇不測的凶險,幾次都把我從夢中驚醒甚至難過得哭醒。而一旦醒來,又會更加地想念父母。常在父母身邊時,我不會這樣頻繁夢到他們,真的遠離了他們,才明白自己是如此地想和父母在一起。如果不是孩子小,我真想立刻回到父母的身邊,看看那熟悉溫暖的臉龐。雖然每週末都會固定時間打四五十分鐘電話給父母,平日裡想念他們時也會不定期打。可是電話通得再久,聲音聽得再真切都不能替代那相互凝視的真實感。我還是想他們,特別特別地想。我知道,父母更加想我,因為我如此頻繁的打電話回家,母親還是說怎麼兩三天不聽我的聲音就像過了十多天似的。這樣的感受不是想念所致又會是什麼呢?

  寫這篇文章,是在白天上班,晚上趁兒子吃完奶睡覺的空隙裡斷斷續續完成的。因為有了孩子,做起事來就費勁許多,寫篇稿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從容,這也是很多做父母的艱辛體驗。可是無論無苦多累,看到孩子的笑臉,聽著他稚嫩的笑聲,勞累便煙消雲散,這是父母對孩子永遠不變的深情。以自己對待孩子的心去想自己父母的心,便會真切體會“孝敬父母,關愛老人”是每一個做子女的必修課。

  看著電腦旁邊爸媽照片中的笑臉,一行熱淚慢慢滑落……爸爸媽媽,女兒想您們!希望您們能吃好,喝好,睡好,快樂每一天!女兒每天都會以虔誠的心您們祈禱,祝您們幸福安康!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