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輸液的危害大嗎

  將大量的液體、電解質或血液由靜脈注入稱之為靜脈輸液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長期輸液的危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期輸液的危害

  長時間的輸液,寶寶身體對藥物產生了依賴,以至於再發生感冒發燒時,寶寶即使只是普通的鼻流清涕,也會慢慢出現發燒病症,主要就是因為寶寶的抵抗力越來越低了。

  輸液時會開放靜脈,大量微粒會隨著輸入液體一同進入人體,增加寶寶免疫力負擔。

 

  藥物中的新增劑、防腐劑等直接入血,而口服時候受到胃腸道的過濾,對寶寶的傷害會減小,畢竟是藥三分毒。

  寶寶輸液時的注意事項

  1、輸液過程中患兒不可到處走。更不可在室外走動或逗留,或將患兒抱回家,否則會受到汙染引起輸液反應,或發生其他意外時不能夠及 時治療。

  2,輸液的速度不可擅自調整。有些性急的家長為趕時間,擅自調整輸液的速度,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因為醫護人員根據患兒的病情調節輸 液的速度,如果輸液速度過快會對患兒的心肺加重負擔,引起心衰、肺水腫,或者區域性不適;但是也不可以過慢,不然會延誤治療,使藥效降低 。比如常用的藥物葡萄糖酸鈣,如果過快的輸液會發生心率改變,若滲出血管則強烈刺激面板,甚至造成面板壞死。

  3,輸液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家長要仔細觀察穿刺部位及全身情況。比如穿刺部位面板顏色是否正常,區域性是否腫脹,輸液管有無反折 被壓等。全身情況要看有無面色蒼白或潮紅,有無寒戰,有無表情發呆、雙目凝視、呼吸急促或過緩,有無發熱等。如發現異常現象,家長要 及時向醫生、護士反映,以便給予相應處理。

  輸液的過敏反應

  相對而言,口服藥要經過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過濾掉,之後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後就會降低血藥濃度,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率。而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機率相對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過敏反應是致命的。輸液藥品微粒過大,長期積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響肺臟功能。相對於口服藥而言,頻繁地輸液可能還會對身體的一些器官造成影響。

  任何液體藥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國家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標準。國家《藥典》中規定的液體藥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不能超過10毫微米。但是有調查卻發現,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輸液藥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都超過了這一規定,有的甚至達到50毫微米以上。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是不超過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輸液藥品微粒過大,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

  藥品進入血液後,全身所有的靜脈血都要回流到一個屏障器官,即肺臟,它能起到過濾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徑大於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都會被肺過濾出來,只能停留在肺裡。這些顆粒無法通過代謝排出體外,這樣就會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來都是通暢的,這些顆粒積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氣交換不夠,人體呼吸困難。顆粒堵在血管裡無法被清除出去,這時身體自動地採取第二個處理辦法,就是將這些顆粒包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團塊。輸液時如果經常輸不合格的藥品,肺裡就會積聚很多這樣的團塊。

  不需要輸液疾病清單

  外科:能簡單治療,不靜脈注射

  1. 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 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 輕度軟組織挫傷。

  4. 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 淺靜脈炎。

  6. 老年性骨關節炎。

  7. 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8. 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

  9. 慢性勞損性疾病。

  10. 慢性膀胱炎。

  11. 慢性前列腺炎。

  12. 前列腺增生。

  13. 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 精囊炎。

  15. 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 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 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 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溼疹、鼓膜炎。

  輸液環節的管理

  1、嚴格執行操作規範,儘量保護患者血管,若穿刺靜脈一次不成功更換針頭,防汙染、防微粒;根據病情需要及藥物在血液中維持的有效濃度、時間,合理安排輸液順序、輸液量、時間、速度及液體濃度。

  2、熟悉各種輸液的適應症、禁忌證及注意事項並告知患者,輸液過程加強巡視,防止輸液引起的併發症。有條件可應用網際網路監控輸液器,可以觀察輸液過程中每一滴藥液變化***輸液量、時間、輸液速度及輸液故障、輸液結束***,提醒人們隨時發現,及時處理。

  3、 輸液器、留置針的選擇:使用加密終端過濾輸液器;做好留置針的管理。減輕痛苦病人 ,使輸液更加安全。

  4、輸液環境的質量要求, 輸液室應按年齡、疾病的不同、病情的輕重分類分室,並有空氣淨化裝置,減少微生物、微粒物、氣態汙染物的汙染及交叉感染。

  5、減少非醫院環境內的輸液,完善法規,制定輸液標準,樹立合理、安全、正確的輸液新觀念 。

  6、不合理輸液已成為我國獨有的醫療文化,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制度。宣傳合理輸液,教育公眾尊重醫學規律,改變“凡病皆吊瓶”的錯誤觀念,引導社會養成一個正確看病,健康看病的良好風氣,讓輸液真正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