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吃什麼能降火

  隨著天氣一天天轉暖,我們迎來了欣欣向榮的春天。春季生機蓬勃,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春季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因此春季養生是一年養生當中比較關鍵的時期。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春天吃什麼降火,歡迎參閱

  春天降火食物

  春天降火第一菜:豆芽菜

  春季容易上火,很大一部分人是由於肝火旺導致的。豆芽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適合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祕、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豆芽涼拌和炒著吃都很好,平時可以用豆芽煮肉片湯食用,可根據天氣情況自主選擇,不過應儘量保持其清淡和爽口的特點。

  黃豆芽和綠豆芽營養上有什麼區別呢?黃豆芽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美肌膚的作用。黃豆發芽後天門冬氨酸急劇增加,所以經常吃黃豆芽能減少體內乳酸堆積,有助於消除疲勞。

  綠豆芽的營養價值也毫不遜色,它不僅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的作用。適用於飲酒過度、溼熱鬱滯、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祕、目赤腫痛等患者食用。

  春天降火第一果:草莓

  草莓的“去火”功效並不被大家熟知,但它確實可以解熱、清屬、去燥。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較旺盛,吃點草莓可以起到抑制的作用。中醫認為,草莓性味甘、涼,入脾、胃、肺經,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腫,解熱祛暑之功,適用於肺熱咳嗽,食慾不振,小便短少,暑熱煩渴等。

  草莓中含有的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便祕,預防痔瘡、腸癌的發生。草莓中含有的胺類物質,對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療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別是風熱咳嗽、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者。

  草莓最好在飯後吃。草莓性涼,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胃酸過多的人更要控制量。

  春天降火第一肉:鴨肉

  肉禽類食品多是溫熱性,而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所以春夏容易上火的季節,可多吃鴨肉。《本草綱目》記載鴨肉“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適用於陰虛內熱引起的低燒、便祕、食慾不振、乾咳痰稠等症。

  公鴨肉性微寒,母雞肉性微溫。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用老而肥大之鴨同海蔘燉食,具有很大的滋補功效,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

  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整隻鴨子燉來吃,而是用幾塊鴨肉搭配春筍來燉。春筍性涼能去火,也有升發陽氣的作用。而且,和鴨肉一起燉,還可以去鴨肉的腥味兒。

  春季要如何養生

  經過了寒冬的蜇伏,春風初降,春日融合,萬物開始發萌,逐漸欣欣向榮,正是疏活筋骨的好季節。

  春季養生主張早起,穿著寬鬆舒適的衣物,不佩戴任何飾物,如手鐲、項鍊、耳環、腰帶等,以免影響身體的氣血循行。出門到空氣新鮮的庭院、草地、樹林裡漫步,放鬆心情,放慢腳步,深深緩緩地呼吸,細心體會大自然寂靜的音籟,品味環境的美麗,感受自身體內生理的韻律、蓬勃的生機!

  由於經過寒冷的冬季,衣著厚重,吃香喝辣,再加上春節時期的大魚大肉,活動量又少,體內很容易有積滯,而發生頭昏體熱、橫隔拉緊、喉中痰涎增多,咳嗽、四肢睏倦、腰腳無力等症狀,這是去年冬天及春節累積下來的症候群,要在春季裡從飲食調養方面來改善。

  春天應該少吃刺激性食物及不好消化的食品,如糯米、麵糰等,多吃清淡之品。如果有胸悶、痰涎氣噎,喉嚨不適,頭暈眼花的現象,可用菊花、陳皮、牛蒡子、甘草、少許鹽泡水代茶飲,可清肝明目,消除食積,並保持排便通暢。

  從立春至春分,人體的經氣分別運行於肝膽脾胃,如果以上臟腑素有舊疾,則可能在春季復發,所以可以常常做下列保健操來健體:

  1、一腳或前或後,輕輕踮起腳跟,再輕輕放下腳跟著地,一腳做了幾次,再換另一腳,做了幾分鐘以後,覺頭目舒適既可。

  2、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腳趾稍向外張,覺身體舒適的角度為原則,右手上舉,位於耳旁,手掌向上,右肩稍向前或向後活動,覺右脅部有熱氣衝出來為度,如果沒有這種感覺也一樣可以做此動作,幾秒鐘後,右手放鬆下垂,如此重複幾次,然後換左手重複以上動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