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隨筆3篇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必須引起教師,少先隊的高度重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愛國主義教育隨筆,希望大家喜歡。

  愛國主義教育隨筆:淺談愛國主義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哲學家尼采說,如果我們不再與自己的祖國緊密聯絡在一起,那麼我們的心中就沒有奉若神明之物了,我們的生存也就毫無目的了……由此可見,愛國主義的感情人人都要具備。可是,這種感情又不是與身俱來的,而要靠從小培養。因此《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強調:“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入選的典範文章有蘊涵著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興旺發達的重要精神支柱的愛國主義精神,有描繪祖國大好河山,字裡行間無不飽含作者熱愛偉大祖國的熱情。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更應責無旁貸。

  一、 懷革命先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如實地記錄了革命先烈的鬥爭生活。例如《七根火柴》寫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上無名戰士寧願為革命事業而保護火種,不願為苟全生命而耗用火柴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劉胡蘭慷慨就義》寫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毫無懼色,慷慨就義。《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作者魏巍在文章結尾滿懷神情地寫道:“可是,從朝鮮歸來的人,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請你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時刻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充分表現了志願軍戰士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學生學習這些課文,讓學生意識到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是為了讓子孫後代生活得更好。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緬懷革命先烈,牢記先烈們的遺願,發揚優良的革命傳統,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任。

  二、 覽名山大川,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這裡所謂的遊覽,並非教師帶領學生去旅遊勝地觀光,而是通過學習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如跟賀敬之走進仙境般的桂林山水,和李健吾一起雨中登泰山,與劉白羽穿過景色瑰麗奇特的長江三峽,跟徐遲去黃山“探險”。這些作者寓情於景,文筆酣暢,揮灑自如,色彩濃烈,語言華美,把五彩繽紛三自然景色繪成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圖畫。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生動的景象,進入文章所描繪的圖中,欣賞作者筆下的名山大川,把這些雄姿奇景深深地刻在腦海裡,喚起學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情。正如凱羅夫所說的,愛國主義與其他情感和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能瞭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

  三、 弘揚古代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我們的偉大祖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極其豐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歷代的文學家燦若群星,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入選的古文一般都是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名篇。在這些名篇中,有春秋戰國時的諸子散文,他們大都崇尚文采,深入比興,韻散兼用,說理透闢;有歷史散文、政論散文,歷史散文內容豐富,重點突出,語言幽默莊重,鮮明地刻畫了歷史人物的形象,政論散文言辭激烈,感情充沛,縱橫恣肆,簡潔明快,鋪張揚厲,頗有氣勢;有唐詩宋詞,唐詩雄壯纖秀,平淡富麗,想象奇特,爭奇鬥豔,宋詞意境婉約細膩,雄豪恢張,想象奇幻突兀,手法靈活多樣,還有元明清大家的作品,他們風格各異,個性鮮明。教讀這些古代優秀文學作品,對於啟迪學生智慧,增加學生知識,豐富學生文化生活,弘揚古代文化,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這也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契機。

  愛國主義教育隨筆:教育隨筆之愛國主義教育

  近日,新聞裡總能聽到關於利比亞的訊息,多少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感到惋惜,自己國家的命運卻掌握在別的國家的手中,自己國家的人民為了權利在互相打鬥著。我不想去說多國聯軍什麼,我想不用大家說,有些事情和利益的爭奪是擺在眼前的,他們是可恥的,是打著人道主義的一群餓狼。這也讓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南斯拉夫戰爭、阿富汗戰爭還有伊拉克戰爭,這些國家的人民仍然為無休止的戰爭或者戰後的混亂困擾著,真為這些國家的人民難過。

  這更讓我想起了我們自己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曾經為戰爭淹沒過的國家,在經歷了那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在無數人民的鮮血中,我們建立起來了今天的國家。就在前天,我還在學校的組織下,和學校老師一起去了孟良崮——那個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地方——在那裡,我們看到了很多關於戰爭的畫面,感受孟良崮的景象。我們還略帶嘲諷地說,“你說就在這麼個小山頭,積聚了好幾萬中國人,自己打自己”。我們無法感知過去的人們到底是怎樣的想法,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現在的人回想起當年,我們中國人在別國的唆使下,互相殘殺,真得有些無知或者說是傻到家了。

  所以,今天的我們,不可以忘記過去的痛苦,要時刻銘記過去發生的一切,堅定地向前走,熱愛我們自己的祖國,我想這是作為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最起碼應該具備的道德情操。可是就在這個週一的早晨,我看到了不希望看到的景象,雖然自己不是班主任,由於同事有些事情不能及時趕到學校,所以,升國旗的時候,讓我幫忙看一下。然而,當國歌奏響,學生們齊聲唱起國歌的時候,後面的幾個男生竟然在那裡,嘻嘻哈哈地笑。面對國旗,奏唱國歌原本就是很嚴肅的事情,在學生這裡卻成了如此隨意的事情,毫無基本的愛國主義情懷。頓時,憤怒湧上心頭,我狠狠地踢了這幾個男生的屁股,並斥責了他們,原本這些是班主任應該注意的事情,但是,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們國民最基本的素養,我認為作為平常人,當有人做出無視國家的行為,我們就應該嚴肅地指出,更何況,學生們,這些祖國的未來,如果連基本的愛國素養都沒有培養好的話,那祖國未來的發展多少會受到影響。

  這也讓我感受到,學校在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有沒有在意學生這些基本素養的培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追求高升學率的今天,學生真正的品質,我們又注入了多少精力,也許,學校可以培養高成績的人才,可社會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我們難道只為了升學就忘記了基本的道德素養地培養嗎?我敢肯定作為真正負責的老師自然會給出否定的答案,我們沒有必要特意安排怎樣怎樣的道德學習,在平時的課堂上,我們就需要把這些基本的素養融入到教學生活中,所以,在今天上午上課的時候,我就在那個班,我重申了升旗時發生的事情,強調了基本的愛國主義情操,也正是拿著利比亞這個活生生的例子,真得也希望這些學生們能意識到愛國主義情操的重要性。

  愛國主義教育隨筆: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當前國際社會風起雲湧,暗流激盪。我國周邊國家不斷挑起事端,南沙群島和釣魚島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因為它們有著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戰略位置,使周邊國家垂涎三尺,紛紛插手,企圖據為己有。這些讓一直愛好和平的中國人受到了極大地傷害。對於我們的後代,我們要求他們愛好和平,但是要求他們更愛我們的國家。也許他們對這些概念有些模糊,但是不要因為模糊就不去說,不去講。愛國行為實質上是一個人在愛國知識和愛國情感的支配下,所採取的有益於祖國的各種行動。培養少年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操,是我們對少年兒童教育的中心。

  在當前社會經濟大潮的指引下,各類資訊的轟炸下,我們小學生的愛國教育受到了極大地影響。對於我們教科書上,我們只列舉除了典型的歷史代表人物,如:林則徐、鄭成功、岳飛等。但是中國歷史上的愛國英雄何其多。但是當你問及 “你最崇拜的人是誰”時,一半以上學生可能集中於娛樂、體育明星。而填寫如牛頓、愛因斯坦、諸葛亮、周恩來等科學家、政治家的或許只是少數。所以說我們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應當大力度的開展,為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打好基礎。

  我們的做法是要這對他們的特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比如針對他們愛動的特點,寓愛國主義教育於日常行為及課外系列活動之中。讓學生遵守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本身是國家對小學生品德行為提出的規範的具體要求,是要小學生從小做一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國的小公民。從這個意義上說,引導小學生自覺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的許多內容,是直接而具體的愛國行為的要求,如對於升旗儀式上的行為要求,進行行為技能的聯絡和實踐,從而成為學生的自覺和良好的行動。

  我們也可以針對各科教材的特點,寓愛國主義教育於各科教學之中。我們可以將愛國主義教育編入新教育的兒童課程,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是小學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務,同時也是最具體、最實際的愛國行為。我們在學科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的愛國行為時,首先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引導他們學習和實踐少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愛國精神和愛國行動,樹立起“為建設和保衛祖國而學習”的愛國志向,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寓愛國主義教育於“比較”之中。兒童們善於與別人“比較”。他們經常與別人比比誰學習好,誰的鉛筆盒好等。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並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可以組織幾個專題活動,如“和長輩比童年”,“我家又有新變化”使學生了解過去的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這些我們可以通過活動課程進行。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就有動力了。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必須引起教師,少先隊的高度重視,並根據新時期的新特點,採取多種形式如弘揚傳統美德、幫困助難、在敬老院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等,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