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書籍簡單插圖手繪圖片

  我國兒童書籍事業發展至今,書籍插圖自身文化地位的鞏固將促進書籍設計的更好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應該和文字一樣有一個完整的閱讀形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兒童書籍插圖與文字的作用及共通性。

  









  兒童書籍插圖與文字的相互作用

  1、裝飾插圖與文字

  國外早期很多書籍運用裝飾紋樣與文字相融合的手法來設計,威廉・莫里斯的《吉奧弗雷・喬梭作品等》和《Love Is Enough》便是以花式首字母、圍繞文字框飾的形式詮釋了插圖與文字間微妙的融合關係。裝飾插圖在這些書裡不僅有裝飾書籍的作用,也是一種劃分版面的方法。從書籍整體設計上來說,這些裝飾與文字產生了化學作用,使書籍從整體上散發出了自己獨特的氣氛。

  2、說明插圖與文字

  書籍插圖和獨幅插圖不用,它是一種依附於文學的造型藝術。說明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書籍插圖最本質的存在價值。如果一幅插圖或者整本書的插圖閱讀起來是麻煩的、需要讀者自己去思考插圖與文字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讓讀者在最輕鬆的狀態下更深刻的理解文字的內容,這就失去了書籍插圖最本質的作用。說明性的書籍插圖作品應該在依附文學作品的前提下有一個整體的閱讀形式,這個閱讀形式的思路應該與文字有交錯也有距離。

  插圖師不僅需要理解文字的內在含義,更要了解作者的性格和生活經歷等,只有將作者的內在氣質特點加入到插圖當中才能完整的詮釋文學作品的精神層面。

  兒童書籍插圖與文字排版的共通性

  1、書籍插圖作為“文字”的閱讀

  插圖類的書籍基本上都是把文字放在首位,也就是說,插圖是從屬於文字的,是服務於文字的。但是現在很多插圖書籍把文字和插圖的角色轉換了一下,就是用插圖作為“文字”去閱讀,進而文字作為從屬地位為插圖服務。

  在不同的事物之間總是有著一定得關聯性,插圖和文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披著不同外衣的統一體。表現手法是它們不同款式的外衣,而內在的形體本質卻不盡相同。文字以辭藻為表現手法,而插圖則以造型藝術的不同形式作為表現手段。它們如同兩條偶爾會相交的波浪線,用各自的語言詮釋著同一個事情,相交的部分是插圖依附文字的內容。

  現今許多受到大眾歡迎的繪本都是以插圖作為創作語言的主體,配以少量文字作為插圖內容的詮釋。例如“幾米”和“刀刀”一系列的繪本作品,都是以插圖作為書籍的主要精神線索讓讀者去閱讀感知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