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四點基本常識

  攝影是一種走入時間的動作,從中撕扯出一些什麼,然後以另外一種持久的形式定格。那麼,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攝影的一些基本常識。

  攝影基本常識***一***相機的分類

  相機問世至今約150週年,由於時代的變化與科技的進步,已演變出許多種的型別,而想接觸攝影就必須對這些相機有最起碼的瞭解,以下便是依不同的分類法予已分類,大家可作為參考:

  ***一***依觀景器系統區分拍攝照片時,我們觀看拍攝目標、範圍的玻璃窗便是觀景器

  1.單眼反光觀景器系統: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機觀景器,它是利用鏡頭後面的反射鏡將鏡頭所捕捉到的畫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口鏡加以折射,使我們從觀景器中看到正立的影像!

  2.透視觀景器系統:它沒有所謂的反射鏡及五□鏡,光線是直接經由觀景器進入我們的眼睛,再作較近距離的攝影時,底片成像的範圍與觀景器中的影像範圍會有不同,既所謂的視差!

  3.雙眼反光觀景器系統:此種相機擁有上下兩個鏡頭,上面的鏡頭擔任觀景器的任務,下面的才是實際拍攝的鏡頭,此係統會因為上下鏡頭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視差!

  ***二***依對焦系統區分

  1.手動對焦:對焦就一張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謂的對焦便是調整對焦環,透過觀景器的預視,使影像清晰的成像於軟片上。若利用手調整對焦環來完成對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機自動對焦,便稱為手動對焦!

  2.自動對焦:而自動對焦的相機則是利用內建的馬達來驅動調整對焦環,不需手動,但自動對焦的相機必須要配合自動對焦的鏡頭,才可發揮此項功能,若不習慣的話,則可利用相機上的自動/手動的切換扭,變成手動。若是自動對焦的相機接上手動對焦的鏡頭時,便只能利用手動對焦。目前較新型的電子式相機,不管單眼的相機或是雙眼的傻瓜相機***無法更換鏡頭***,便是這型別的相機。而較老式的相機大多屬於手動對焦。

  ***三***依相機使用的軟片大小來區分:

  1.使用35mm底片的相機---135相機底片大小24mmx36mm,這是目前大眾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機---120相機此種相機可裝3種不同大小的底片:~57mmx57mm***簡稱6x6***~56mmx70mm***簡稱6x7***~60mmx69mm***簡稱6x9***

  3.使用軟片盒的相機插盒式裝片的相機有兩種規格---126相機---110相機4.使用特殊底片相機16mmor4x5inchor8x10inch.

  攝影基本常識***二***鏡頭

  最原始的相機是一個開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線通過小圓孔,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線是散發的,通過小孔會繼續散開,原本由點發出的光線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圓,影像便由許多的圓而不是點構成,自然不夠清晰,於是發明了透鏡來取代圓孔.單一凸透鏡片是最簡單的透鏡,但僅比小圓孔還好一點,影像並不夠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鏡組合,使各片透鏡的像差減到最小,就是現在所有相機普遍採用的複式鏡頭.在介紹鏡頭前,必須先解釋一下″焦距″這個名詞,就單式鏡頭而言,焦點與鏡頭中心點的距離便是焦距;複式鏡頭的焦距俗說是焦點與光圈位置間的距離,實際上是焦點與鏡頭後節點的距離,望遠鏡頭的後節點遠在最前鏡片之前,廣角鏡頭則在最後鏡片之後,所以依鏡頭設計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別來介紹鏡頭:

  1.標準焦距鏡頭:他的視角約50度,也是人單眼在頭和眼不轉動的情況下所能看到的視角,所以又稱為標準鏡頭.一般初學者多由標準鏡頭開始練習,待進步到標準鏡頭不夠用時再換其他鏡頭.35mm相機的標準鏡頭的焦距多為40mm,50mm或55mm.120相機的標準鏡頭焦距多為80mm或75mm,相機片幅越大則標準鏡頭的焦距越大.

  2.廣角鏡頭:因攝影角度廣而得名,適用於拍攝距離近且範圍大的景物,又能刻意誇大前景表現強烈遠近感既透視.35mm相機的典型廣角鏡頭是焦距28mm,視角為72度.120相機的50,40mm的鏡頭便相當於35mm相機的35,28mm的鏡頭.

  3.長焦距鏡頭:適於拍攝距離遠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體突出,但體積笨重且對動態主體對焦不易.35mm相機長焦距鏡頭通常分為三級,135mm以下稱中焦距,135-500稱長焦距,500以上稱超長焦距.120相機的150mm的鏡頭相當於35mm相機的105mm鏡頭.由於長焦距的鏡頭過於笨重,所以有望遠鏡頭的設計,既在鏡頭後面加一負透鏡,把鏡頭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較短的鏡體獲得鏡體獲得長焦距的效果.

  4.反射式望遠鏡頭:是另一種超望遠鏡頭的設計,利用反射鏡面來構成影像,但因設計的關係無法裝設光圈,僅能以快門來調整曝光.

  5.巨像鏡頭***marcolens***:除作極近距離的巨像攝影外,也可遠攝.鏡頭型式焦距***mm***攝影角度魚眼鏡頭8180超廣角鏡頭1511020942484廣角鏡頭28743562標準鏡頭5046中焦距鏡頭85281052313518長焦距鏡頭200124006超長焦距鏡頭600412002以上是鏡頭大約的分類,希望可作為各位的參考!

  攝影基本常識***三***光圈

  照相機的鏡頭有一個控制透光量的裝置,就叫光圈.光圈開的大,透光量便大;開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還不能完全描述作用於軟片上的光線強度,鏡頭與軟片間的距離也有關係,也就是和鏡頭的焦距有關係.焦距小光圈離軟片較近,光線的作用便較強.有一個名詞--光圈係數,光圈係數是將鏡頭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徑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鏡頭,甲鏡頭的焦距為50mm,最大光圈直徑為25mm,則光圈係數是50/25=2,我們說它是f2的鏡頭;乙鏡頭的焦距為35mm,最大光圈直徑為17.5mm,光圈係數是35/17.5=2,我們也說它是f2的鏡頭;丙鏡頭的焦距為100mm,最大光圈直徑為25mm,則光圈係數是100/25=4,我們說它是f4的鏡頭.乙鏡頭的孔洞比甲鏡頭小,但光圈係數相同,於是透光到軟片上的強度是一樣;甲丙鏡頭的孔洞一樣大,但光圈係數不同,於是透光到軟片上的強度是不一樣的.所有相機鏡頭的光圈都已標準化,就是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等.光圈的功能有二:

  1. 控制光量的透入:光線透過鏡頭射到軟片的強度是和光圈係數平方成反比,也就是相鄰兩級的光圈作用於軟片上的光線強度有兩倍的關係.f2是f2.8的2倍,f2.8是f4的2倍.

  2. 調節景深:所謂的景深,就是鏡頭對焦處前後所能成像清晰的範圍,它鏡頭焦距,光圈,及被攝景物主體的距離有關,鏡頭焦距越短,光圈越小,被攝物的距離,景深越大清晰的範圍越大,反之亦然.所以就光圈來講,小光圈景深大,清晰細密的表出遠近的明銳感;大光圈景深小,則可使主體突出,表現主體以外前後主題的模糊感.值得一提的是,若要前後景物都清晰,應使用小光圈,但以小到能涵蓋希望的景深即可,不必過小,過小便會受到繞射的影響,反而降低其解像力!

  攝影基本常識***四***快門

  相機的快門是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機關,快門經常處於關閉狀態,已防裝在相機內的底片露光,攝影時將它一開一閉,讓透過鏡頭的影像光線作用於軟片上。早期的座架式相機沒有快門裝置,僅備一鏡頭蓋套在鏡頭上,取景對焦時取下鏡頭蓋,套上鏡頭蓋再裝感光片,攝影時將鏡頭蓋掀開一剎那時間遂即蓋上。現在快門已進步到由機械或電子操縱開啟時間。快門的功能有二分述如下:

  1.開啟時間的長短來控制透入光量的多寡。假若被攝體的明度和鏡頭的光圈不變,快門開啟時間長,作用於軟片的光量多,快門開啟時間短,作用於軟片的光量少。快門開啟時間的長短叫做快門速度***Shutterspeed***。為便於調整曝光,鏡頭快門相機的鏡頭上裝有快門速度調整環,焦面快門相機***較普遍***的機身上裝有快門速度調整環。在快門速度調整環上,將快門速度分為若干級。為配合光圈調整曝光,每相鄰兩級的快門速度也是二與一之比。所有各種相機的快門速度分級都以標準化,即4,2,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B,T。

  快於一秒的快門速度的刻度只用2,4,8...等分母數字表示,分別代表1/2,1/4,1/8.....,一秒及慢於一秒的用不同顏色數字標示。B為Bubble的縮寫,代表按下快門鈕時快門便開啟,放鬆便關閉。T是Time的縮寫,代表按下快門鈕時快門便開啟,再按一次才關閉。

  2.配合光圈曝光:攝影曝光正確,才能產生層次豐富細節清晰的照片。曝光要正確,必須按照軟片速度與光圈強弱,將快門速度和光圈適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