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晚霞的技巧

  每年一到夏天,就是出動拍攝風景照片的最佳季節。尤其是在黃昏時分,大家可以一口氣將日落、晚霞等景色全部拍下來。拍攝晚霞照片並不簡單,只有在器材運用以及構圖、曝光等方面下過一番功夫,才能夠令照片與眾不同。那麼,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1、焦距運用及構圖

  拍攝日落風景相片,很多時候會用到廣角鏡頭及遠攝鏡頭,前者可以突出照片的前景以及利用構圖營造空間感,後者有利於剪裁出相片中一小部分有特色的地方,拍攝日落時更可以來個太陽下山時的大特寫。

  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時,由於鏡頭透視關係,前景會變得很大,背景的景物會變得相對較小。以本次拍攝的照片為例,使用超廣角鏡就能夠大量吸納前景物件以及天空,而背景的太陽、貨櫃碼頭就顯得非常小,環境看來變得更為遼闊。基於前景大、後景小的原理,大家可以在前景安排一些較為有特色的主體***如舊車胎、斑駁的泥土***,這樣就可以做到交代背景以及突出主體的目的。

  使用超廣角鏡頭時要注意,例如不可使用太厚的濾鏡,以免在畫面邊緣造成黑邊。此外,太過接近畫面邊緣的物件會被拉闊或拉長,要小心留意畫面的物件位置及比例是否理想。

  說到拍攝日落,不少初學者都希望用長鏡頭拍攝到一個很大的“鹹蛋黃”,來一個夕陽的大特寫。不過有經驗的攝影人都知道,這樣拍攝是沒有大變化的。只有一個夕陽,沒有其他前景襯托的話,基本上幾乎每個人在任何一個地方拍攝到的日落都是一樣的.因此,使用長焦鏡頭來拍攝時,記得要在前景交代環境。

  2、反差控制、白平衡

  拍攝日落、晚霞照片,都是逆光環境,反差十分大,大家需要使用適當的方法來控制照片的反差。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漸變灰鏡,減少天空的亮度。

  除了要控制反差之外,白平衡也是拍攝日落相片的一大課題。假如大家習慣使用自動白平衡的話,拍攝這類題材時就一定要戒掉。因為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原意是幫助大家糾正光源色溫問題,如果我們拍攝日落、晚霞時使用自動白平衡的話,天空的漂亮色彩反而會變得平淡無味。